首页 > 历史小说 > 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 [第四篇] 军形篇——不打无把握之仗

[第四篇] 军形篇——不打无把握之仗(3/4)

目录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经典诠释】

孙子说:从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方战胜,然后捕捉时机战胜敌。不会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敌人是否有隙可。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但却不可能做到使敌人一定被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是不可强求。

想要不被敌人战胜,在于防守严密;想要战胜敌人,在于进攻得当。实行防御,是于兵力不足;实施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人,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展开自己的兵力就像自九霄而降(令敌人猝不及防)。所以,既能够保全自己,而又能夺取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越一般人的见识,这算不得为高明中最高明的。通过激战而取胜,即是普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的最高明的,这就像能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见日月算不得眼明,能听到雷霆算不上耳聪一样。古时候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不显露出智慧的名声,也不现为勇武的战功。他们取得胜利,是不会有差错的。其所以不会有差错,是由于他们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基础上,能战胜那些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总是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不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总是创造获胜的条件,而后才寻求同敌决战;而失败的军队,却总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求侥幸取胜。善于指导战争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从而能掌握战争胜负的定权。

兵法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我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双方土地幅员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地幅大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