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章第五琦献画谋北使骆峰纳谏改印邸报(3/4)
“没错,此确非易事哪。”杨嗣郎道。
“大人勿忧。”第五祺将《双林图》轻放于桌面,正色道,“为扳倒褚漠寒,大人可选派一得力之士北使渔阳,暗中搜罗其罪证;待时机成熟,再弹劾上奏将其一举拿下。”
“嗯,此计不错。”杨嗣郎瞅了眼《双林图》,面带忧郁之色,“只是若要北使成功,没有合适之人怎成!”
第五祺说,他愿保举侍御史达复,此去必成。
杨嗣郎听了摇头,道:“达复虽有才学,行事也还干练,可怎见得忠心于我?”
第五祺摩挲了一阵《双林图》,缓缓道:“据属下所知,达复性直,素不满林贼所为;况且此人低调、中立,从未卷入朝中派系之争,不易让人生疑。大人若是仍不放心,不妨找他当面一谈,尔后再定不迟。”
“不必了,”杨嗣郎呵呵一笑当即定了下来,命达复北使渔阳。
骆峰故意为难李云翰,命他独自抄写二百三十份邸报,赶在七日之内完成。
李云翰一刻不停地抄写,累得喘不过气来。可即使这样,一日下来也最多抄写不过二三十份。
李云翰越写越感觉没劲;他想外出喝酒,却又怕被人发现。
正冥思间,妙锦端着果盘进了屋子,见他疲惫不堪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心疼,道:“如此下去,岂不累坏了兄长……”
李云翰唉叹了声,道:“按这速度,怕是没法如期完成了。”
“你后悔了?”
“受点苦累,算不得什么。”李云翰凄然一笑,“只是没有酒喝,越写越没劲。”
“喝酒,”妙锦突然沉下了脸,问他入府到底想做什么?
“我不是早说过了,进奏院清静,也好做份差事。”
“这等苦差你能吃得消?还有,你就不怕庆公子找上门来?”妙锦反问道。
李云翰呵呵一笑:“能躲一时是一时呗。”
话音刚落,家丁阿春进了屋子,说门外有一位姓杜的年轻人找他。
“这下有酒喝了。”李云翰听罢放声大笑,随之和妙锦出了进奏院。
原来达复有事找李云翰,少凌经不住他的再三纠缠,只得带他来见。
达复瞅了眼妙锦,说数日未见,他想陪李云翰畅饮一回。
“真是久旱逢甘霖哟,”李云翰听了心头一喜,将目光移向了妙锦,“这几日想酒喝都快想疯了。”
“去吧,别忘了早去早回。”妙锦思忖了下,“若遇着府内人问,便说陪我去东市买东西了。”
“你不陪我们了?”杜少凌问。
“嗯。过七夕了,我想去一趟东市,给娘买些轻薄细软的苏杭绸料做一件新衣。”妙锦回道。
告别了妙锦,李云翰等人到了海明楼,落座后先向店家讨要了两坛凤阙酒;他斟满了酒连饮了七八杯,方觉有些酒意。
达复轻皱眉头,说进奏院乃虎穴之地,问他为何去那儿?
“当然有事做了。”李云翰淡然一笑,“有时愈是险恶之地,反倒更安全些。芷园僻静,可常有人骚扰。进奏院乃褚漠寒在京的情报中枢,且与林弗、庆公子等人往来密切,若想探得实情不入虎穴怎成?”
“噢,原来如此。”达复点了下头,“可有什么收获?”
“急什么;”李云翰微闭着双目,“我观骆峰品性不错,只是误上了贼船;若能将他争取过来,岂不更利于行事。”
“李兄思虑周详,令人佩服。”达复轻啜了口酒,“前日黄昏我去芷园,只见大门紧闭,院子半空有烟气缭绕。我隔着门缝一看,原来是哑姑一人在树下烧纸,一边喃喃自语……我好生奇怪,她不是个哑巴么,怎会又说话了?”
“她说什么了?”李云翰微微一笑。
“她说什么要过七夕了,想念石大人……我再敲门,又没了动静。”
“实不相瞒,哑姑原为石相府内一侍女,因石大人突遭不幸,为了避难故化名哑姑。”见达复仍一脸茫然,李云翰停了下,又问,“达兄此来可不是为了说这些吧?”
“嗯。”达复点了点头,“杨嗣郎已答应了第五祺提议,欲派我北使渔阳,查证褚漠寒不法之事。待我办完此差,正好绕道去一趟受降城,拜会阿思诺将军。”
“诏令可下了?”
“还没有。”
李云翰道:“夜长梦多,万一被林弗有所察觉,他必会从中作梗。”
“这,无论能否成行,还需做好北使的准备。”达复顿了下,“临行之前,不知李兄还有什么交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