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婚事落定(3/3)
忽然有些感慨。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生是汉家人,死亦大唐兵。
这一世,不要他们再如此命运罢。
郭映默默叹息。
在他胡思乱想之际,杨炎又宣读了三道诏书。
一道是定两税诏,一道是令天下钱谷归尚书省诏,一道是遣黜陟使分行天下诏。
这三道诏书显而易见的都是有强化朝廷声威,加强中央集权的意思,不仅是朝堂上的百官,便是四方蛮夷以及藩属国的使臣,亦是暗暗揣摩起这三道旨意其中蕴含着的深层意味。
以及重新审视起对唐关系是不是有更进一步的必要。
倒是郭映,心思很快就不再停留在这事儿上,而是移到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上。
却听门下侍郎杨炎又宣旨道:“门下,天下之本,敕曰:古称俯就。是谓通丧,恩之所加,礼亦有变。
太常少卿、忠武将军、上轻车都尉、开国伯郭映,华胄恭仁,温良美茂。当申下嫁之命,式宠旧勋之家。顷属待年,俄闻在疚,以其倚门之训,且在遗言;筑馆之期,当从先近。
俾参秩於环卫,以承荣於汤沐。可云麾将军起复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驸马都尉。”
殿中群臣闻言,目光瞬时聚焦到了郭映身上。
倒不是他们对于天子指婚,郭映尚公主意外,而是对他年纪轻轻就获从三品武散官而震惊。
此子,怕是要在二十岁之前获封冠军大将军了吧?
郭映倒是不会想这些虚的,但也不像面上这么镇定自若,李适在元日大朝会指他为驸马,那毫无以为是盛宠了,他日后要是背离朝廷。
那估计比司马懿名声还坏。
郭映心说世事怎么无常到这个地步,我一个天天想者“大丈夫当如是”“彼可取而代之”的贪乱者,怎么偏偏娶了公主,这不是成桓温第二了吗?
桓温是遗臭万年了。
我不会也步其后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