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太子李诵(2/4)
既然有西少阳院,那么就必然有东少阳院,东少阳院为太子料理政务的“外廷”,在中朝含元殿东。
与李诵对弈的是年近三旬的翰林院待诏王叔文,他便是因为棋艺精湛,才得到李适赏识,被其任命为太子侍读。
当然了,王叔文不止会下棋,而且略知诗书,喜欢谈论治国方略,颇得李诵信赖。
二人边对弈,边谈着朝中的人事。
“老令公早已不问政事,朱司空虽在京中,但兼任凤翔节度使,自以为使相亦不问朝政,乔相(乔琳)年老昏聩,奏对之时语无伦次,且又不合时宜,在位八十余日便被罢为工部尚书。
今崔相公(崔祐甫)又病笃,朝中大权恐怕要落入杨相一人手中了。”
李诵捻起一枚白子放入棋盒之中,微笑道:“待诏何意?”
“自古相权操持于一人之手,岂是好事,李林甫、杨国忠、元载俱为前车之鉴啊,一旦权柄集于一人之手,他们难免会网罗党羽,排除异己、祸乱朝纲。
更何况杨炎还是元载一手拔擢的,臣估摸着他掌权之后,定会对朝中的忠直之士打压报复!”
李诵听完之后,沉吟片刻,抬头望向王叔文,道:“当不至于如此吧。”
王叔文苦笑道:“杨炎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此番重回中枢,不知道要生多少波澜。
不说别的,便是要改革税法,改“租庸调制”为“两税法”,就不知要动摇多少世家豪族的利益,自战国以来,秦汉魏晋、后魏后周后齐隋唐哪朝哪代的赋税制度不是以人丁为主,而他却提出什么“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如此一来,世家豪强岂能善罢甘休。”
李诵皱眉道:“你不是也常说国家需要变革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