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何谓男儿平生志(3/4)
……
了却诸事,回到郭府已是日暮时分。
郭映正准备着沐完发休憩,不料管事郭阿大匆匆来报,说是府里下午来了两位士人,递了名帖。
六郎郭暧见二人谈吐不俗,胸怀大器,便请他们进入府内一叙,好好招待了一番,怎料二人执意要见郭映……
“是何人啊?能当得上我六哥一个胸怀大器的评价,也算是有些斤两了。”听闻郭阿大的禀报后,郭映饶有趣味地说道。
不过他心里并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本朝的选官是处于科举制度与荐举制度并行的状态,为了走上仕途,经常有士子会向权贵进献诗文,以求得到举荐,所以干谒成风。
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一众大诗人……都留下了不少干谒诗。
以往,来郭府找寻六郎郭暧和升平公主献诗作赋的文人不少,也不乏有才能之人,比如前几日诗会上对郭映颇多照顾的才子李端,他当年就是走得郭暧与升平公主门路入得仕。
因而郭映对此兴致缺缺,若对方真是来寻求举荐的落魄文人,他自然也没有去见的必要。
“一个名唤韦皋,京兆人;一个名唤樊泽、河中人。”郭阿大躬身答道。
闻言,郭映原先漫不经心的脸色顿时变了。
“你说这二人叫什么?”
“韦皋,樊泽。”
“人在何处?”
郭映嚯地站了起来,抓住郭阿大的衣领,急声问道。
不怪他反应激烈,而是韦皋这个名字太让人震撼了。
就像初唐首推李靖、李绩,盛唐推王忠嗣、郭子仪、李光弼一样,谈到中唐,就不可能绕过韦皋。
历史上他镇守蜀地二十一年间,破吐蕃兵马四十八万,生擒吐蕃大相论莽热,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功封南康郡王,人称“武侯转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