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2/3)

目录

接着,她开始给我讲道理:“人是万物之灵,和动物相比,人最不一样的就是有意志。疾病这东西,你硬它就软,你软它就硬。要靠意志战胜病魔。宝剑锋从磨砺出……”听到这里,我接茬儿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她一愣,顿了顿,颇有些扫兴地说:“对。”

接下来,我就没兴趣认真听下去。她说的都是些鼓励的话,正面而宏大。我后来把她归类为“励志型”。

第二位是位男士。他头发后梳,脑门大而亮,眼睛炯炯有神,显得智慧聪颖。

他开场先讲了个成功案例:某人,因为什么事情找到他;他如何劝慰,如何有效,对方如何感激涕零。然后,他拿出手机,翻出那个患者发的短信,站起来,绕过桌子走到我面前让我看。

正式开谈,他先问我的情况,然后开始出谋划策。比如,谈到工作压力大、难度高,他说:“有两个办法,一是往上蹿一蹿,二是往下缩一缩。如果是年轻人,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往上蹿;像你都40多了,学习能力已经不行了,那就往下缩。你可以向领导提出来,换一份轻松的工作。我不相信你在单位就找不到一份轻活儿。打扫卫生总行吧?”

话毕,他又非常理解和同情地对我说:“当然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中国人就是能上不能下。可你现在没办法,总得面对现实啊。”

谈完后,他主动让我记下他的手机号,说:“再过一星期,你再来找我,向我汇报教给你的办法你做到没有。如果你能做到,慢慢就能好起来。不然我也救不了你。”

我频频点头,可是出门忘了保存他的手机号。自然也再没找过他。

第三位,又是位女士。她属于“人格分析型”,对我既不励志,也不按世俗的智慧进行指导,但能够从我叙述的只言片语中,敏锐地抓到我性格中的某些特点,拼出我既往生活的一些画面。其中有的对,有的接近,有的不对,但她自己有着完整逻辑。

不过,听着她分析,我想,我对我自己知道得更清楚。你分析得再对,只能证明你聪明,对我有什么用?

当我对她的分析提出异议时,她说:“那是你的潜意识在那么做。”一说“潜意识”,我就理屈词穷了。潜意识就是自己不知道的意识,我还能怎么说?

当我提到我在安定医院看病,每天吃很多药时,她充满同情地看着我说:“你吃什么药啊?你有什么病啊?”

她最后总结说:“你的抑郁,其实是你潜意识的自我选择。过去你受过很多伤害,就像你的胳膊被一小刀一小刀拉伤一样。现在,你是在用抑郁的方式总罢工,来对你周围曾经伤害过的人进行报复,让他们为你着急、痛苦。”

她还说:“我支持你,继续在这样的状态中多停留一段时间,想耍脾气就耍脾气。到自己想走出来时,你就走出来了。”

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即使在潜意识中,也不会有人愿意停留在抑郁状态的。

其实,不仅中国,在国外,心理咨询师也是良莠不齐,找到一个好心理咨询师同样很难。一个心理咨询师仅仅停留在释疑解惑层面,远远不够。无论是谈人生大道理,还是克服生活困难的勇气,心理医生并不一定比患者出色。患者并非不明白某一个道理,或者缺乏某方面素质,而是他内心有一股无形的狂风,阻碍他发挥自己的能力。

自我疗救之道

正因为好心理医生难求,才会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这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心理治疗的要义是直达内心,这条通道只有自己知道。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效果可能更为彻底。

就心理调整而言,其基本手段是用健康的思维方式替代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同样一个事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观察,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积极思维看到好的一面,负面思维只关注坏的一面。后者会比较悲观,前者则会健康而乐观,当然也就更加进取。学习观察事物的积极方面,是一种重要的训练。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就要提高自己心理调节的能力,有意识地缓解来自环境的压力。从更高层次看,是要跳出自身。好比拥有精神中的“第三只眼睛”,能够观察自己情绪的变化,寻找心理扰动的原因,正确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

抑郁症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疾病之一。从基因到大脑到环境,环环相扣,相互反馈。个体在整个环节中的薄弱点,不尽相同却又各有相似。如此复杂性决定了抑郁症需要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法。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并非易事。要学习很多知识,包括大脑的科学原理、心理学知识和精神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深入内心,观照自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