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仁卿的选择(1/4)
“那制作肥皂的秘方——”
嵩元郡夫人嗅到了利润的味道,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再不似之前那般,对长公主针锋相对,而是摆出了阿谀讨好的模样来,“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之前冒犯了殿下,您胸襟似海阔、似山高,不要与我这见识短浅、久居蓬蒿的妇人一般计较。”
说罢,还乔模乔样地自个儿掌了自个儿的嘴。
老脸也是真能豁得出去,半点不臊情的。
慕听雪也不恼她,相反,她觉得崔秀莲这种“小人”,是最好用的。
你可以轻易地用利益掌控她(他),让她为你做事。等你不想用了,鉴于她人品德行又不怎么样,把柄到处都是,能够轻而易举地一脚踹开。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历史上,不少皇帝喜欢用“奸臣”“奸相”“奸商”的原因。
嵩元郡公和嵩元郡夫人,辈分极高,这是他们的长处,在偌大的晏氏宗族里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威望。试想一下,如果连这二位,都同意了放良家奴,捐了田地,其他晏氏分支的宗亲,还能有什么意见?
慕听雪把肥皂秘方分享出去,有损失么?
没有。
后天就是大婚日子了。
晏家人开肥皂厂、酱厂、白酒厂,不就是自家人开厂么。
而且肥皂产出越多,全国的个人卫生情况,就能越来越好,疾病也会越来越少,有效达成防疫目的!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在摄政王的大力促成下,晏家主支、分支放良了共计一万名家奴,并把五万亩田,分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