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这盛世,终将如她所愿(3/4)
接着,让人把收回来的大葱,根部朝下,一捆挨着一捆,竖着摆放在挖好的沟里。
最后再把挖出来的土,重新填埋进去,十几个年幼的小宫人站在上面,用脚丫子把刚填上的土踩结实了。
最后在上面盖一层晒干的芦苇,大葱就算是保存好了。
这个储存办法,是苏六跟她姥爷学的。
苏六的姥爷祖籍山东,用姥姥的话说,她姥爷三天见不着她,是一点不慌。可要是一顿饭没了葱,就茶饭不思,吃啥都没味道。
因为顿顿离不开葱,姥爷一年四季都要种不同的葱,什么香葱、小葱、红洋葱、白洋葱、大葱……
他老人家不但会种葱,吃葱,还琢磨出了各种保存葱的办法。
没办法,谁让他顿顿都离不开这老伙计呢?
用这种“沟藏法”储存大葱,一来不用在家里占地方,免得老伴看到满屋子大葱,天天骂他是“大葱脑袋”。
二来嘛,就是这样保存大葱,才能保证大葱的口感,挖出来的时候,就跟刚从地里拔出来的一样。
吃的时候也简单,从沟的一边开始挖,吃多少,挖多少,拿出下面的大葱后,把土重新填埋回去,盖上稻草或者芦苇,里面的大葱一点不会坏。
不过,想到现在正是“小冰河时期”,担心室外温度太低,埋在下面的大葱会冻伤,苏六让人去砍了一些小树枝回来,插在沟渠两边,这样可以给下面的大葱挡挡风。
等到来年春天,地下的大葱吃完了,这些小树枝,还能废物利用,拿去给豆角搭架子。
她可真是个农业小天才啊~当年就不该报汉语言文学!
都说报这个专业,以后大学毕业,考公考编很有优势。
可没人告诉她,考公考编特么的比高考录取率还低啊O(╥﹏╥)O
要是当年报的是农学专业就好了,穿到殷商这个朝代,搞不好还能混个“当代神农”的荣誉头衔呢。
越想越生气,苏六嗷呜一口,狠狠咬了一大口卷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