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明章之治 班定远!(1/4)
始皇对别人家的人才有着深切的渴望,自从萧何等人入朝,满朝文武都有了危机感,经过考核的民间人杰如同鲶鱼进入鱼缸,激起了老臣的斗志,朝廷的行政效率直线提升。
他觉得大秦还缺一个如张骞、班超这样的外交人才,一言不合就能打服敌人的外交人才。
武帝不羡慕班超,因为他也有张骞,下次出使前给张骞安排一些能领兵打仗的副手。西域小国常驻兵力都不足万余,与周边的邻国多有矛盾,利用好其中的关系,兵不血刃便能解决西域的麻烦,可以为大汉节省不少财物。
明帝刘庄宣召班超的哥哥班固前来觐见。
两年前,班固继承父亲遗志,专心修书,但他修的书与一般人的不同,他修的是史书——《汉书》,《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到王莽年间的历史事件,是《史记》的后续。
当时,只有朝廷有权利编撰史书,私修国史是大罪,班固被人告发,收押入狱,书稿也被查抄。
弟弟班超担心兄长,骑快马赶赴洛阳,向明帝申冤,这一举动引起了明帝的重视,亲自下令核实此案。
明帝读了《汉书》的原稿,对班固的才华赞叹不已,不仅放了班固,还将其任命为校书郎,可随意修史,《汉书》从一个私人编纂的史料,变成了有官方背书的书籍。
刘庄对孤身上告的班超印象深刻,见他将来有如此作为,更想将其收入麾下。
不过班超还没有官职,只能先召班固以示恩典。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明帝驾崩,焉耆国趁着大汉统治者交接,无暇顾及边关的时候,悍然出兵,围杀了西域都护陈睦。龟兹、姑墨等国也多次发兵,攻打依附大汉的疏勒。诺大的西域只剩下班超与疏勒国王互为犄角,坚守阵地。】
刘庄掐指一算,自己死的时候还不到五十岁,太子年岁也不大,也不知太子做的如何,能不能继承大汉天下。
【班超在西域坚守一年以后,新即位的章帝召其回国,疏勒、于阗举国上下一片惊恐,只要汉使离开,他们就会面临匈奴势力的攻击,国破家亡近在眼前,当地百姓抱着班超的马腿苦苦哀求,班超于心不忍,而且他还有平定西域的志向,不想中道崩卒,于是班超选择留在西域。】
【班超先平定疏勒的叛乱,安定疏勒国。随即开始了自己的反攻,次年,征召西域各国兵马一万人,攻打姑墨,姑墨很快便被攻破,只剩下一个龟兹、焉耆负隅顽抗。】
【龟兹国是匈奴在西域的代言人,只要能打败龟兹国,整个西域都会望风而降。】
【于是,班超上书汉章帝,提出“以夷制夷”的策略,用西域兵马攻打不服从大汉的国家,在西域屯垦,自给自足。章帝见此事可行,同意了班超的策略,还为他增兵一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