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千古一帝 明月所照 具为秦土(2/3)
李白:游仙诗!未来的我见到神仙了!
【其实,只要学过初中物理都知道,所谓的仙山不过就是海市蜃楼罢了。】
【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海上和陆地上都能看到,而且同一地点会重复出现,出现的时间也是有规律的。常年居住在海边的方士,定然已经掌握了这种规律。燕齐方士为了寻仙问药和名利财富不遗余力的向始皇安利,希望始皇投资他们寻仙的项目,自然要拿出一些“真凭实据”的。所以,始皇可能真的亲眼看到了那三座“仙山”,才会笃信不疑。】
秦始皇面露震惊:什么意思,难道仙山的现世可以计算出来?
何为仙踪,就是凡人力不能及,若是人能算出来,那还叫仙山吗!
【海市蜃楼的形成与当时的天气形势、气象条件、地理位置、地球物理等有密切联系。简单解释一下,物理学中讲过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的,但这有一个先置条件,便是在“同种介质”中。现实中,当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时,所产生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就会产生蜃景。】
现代观众在评论区哀嚎。
“这不是历史区主播吗,怎么还要讲物理。”
“救命!自从高考后,物理化学就都还给老师了。”
“头皮好痒,好像要长脑子了……”
“……”
平行时空下的观众却十分迷茫,天幕上每个字他们都认识,为什么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
“天气,气象好理解,但地球物理是何意?”
“还有什么光线沿直线传播、空气密度……”
儒家很少思考神仙鬼怪的问题,对奇技淫巧也弃如敝履。“子曰:敬鬼神而远之!此非圣贤之道,难登大雅之堂也。”
后世研究的东西怎么这么奇怪,他们不学圣贤言论吗?
【只讲理论太过枯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一下。】
秦始皇:如何验证,难道能人造一个海市蜃楼吗?
徐福等方士则是心如鼓擂,紧张不已。他们一直以为那就是仙山,不然也不会前赴后继的前去寻找,结果天幕否定了他们的认知,还要自造仙景,来证明自己。
这时,天幕上出现了一个透明的容器,似是琉璃做成,只见主播在容器中加入一少半的水,再加入食盐,搅拌均匀。又用一个透明的布帛覆在容器上,倒入清水。
“下面的盐水密度高,上面的清水密度低。”视频中的人解释道。
随后,她拿了一支笔放到容器后,调整角度,从容器前看到的便是两支笔,一只在水下,一只在水上……
天幕下的人看的目眩神迷,这就是海市蜃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