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采购紧俏物资(3/4)
这次有了他们的引荐,又结识了当地的粮商和棉絮商,以及私盐商。
朝廷虽下令禁止商贩们私自贩盐,但屡禁不止,官盐太贵,百姓买不起,私盐虽粗糙,胜在价格实惠,且流通渠道广泛。
尤其是吴江这样的沿海城市,盐场颇多,商户们对外售出,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有些比京都天子脚下的商贩还要富得流油。
林老大此次采购,食盐也是其中一项。
他将船员分成几波,除了留下三两个在商船上守着,其余的押送盗匪送到衙门。
跟着一起去的,还有谢大人特地留下的一名小厮,手上握着代表谢家的腰牌,当地衙门见了办事效率更高,不仅不敢怠慢,还会严肃处置。
解决完盗匪的事,林老大径直往粮铺走。
粮种是最好购买的,售卖的地方多,粮种价格明码标价。
像林老大这种大客户,价格上还能再便宜不少。
船员们将他买下的几千斤粮种,小心运送上商船,未免船舱潮湿弄坏种子,特地准备了防水隔热的料子,铺在地板上,效果很好,一点潮湿的感觉都没了。
接着,林老大又去了卖棉絮的商铺。
因为是丝绸铺子老板的亲戚,给了个相对公道的价格,彼此还定下约定,这批棉絮若卖得好,还会再来找掌柜的定第二批。
主要是棉花蓬松,虽不重,占地空间却大,中层全部占了满了,也不过才上千斤的重量。
至于百姓和各大酒楼都欠缺的食用盐,林老大却犯了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