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2/2)
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晏殊《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
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晏殊《少年游·谢家庭槛晓无尘》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神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宋·晁补之《失调名》
第75章日常男女主无同框,慎买
裴璟是什么样的人,天下间再没有比傅归宜更清楚的。
先不说他是如何心狠手黑把北蛮搅得腥风血雨,支离破碎,连刚出生的幼婴都能面不改色地利用,让北蛮太子与三皇子自相残杀。
单说他回南陵稳固地位后,立刻提出要进行改革,打破世家门阀举荐官员制度,采用公平的科举制遴选得用的人。
此一项提出来,完全动摇了那些勋贵的根基,他们趁裴璟还没有只手遮天,花重金买凶刺杀他。
傅归宜觉得那段时间是他暗卫生涯中最黑暗,最劳累的时刻。
毫不夸张地说,十天内裴璟最多遭遇四次刺杀,三次tóu • dú和两次鸿门宴。
用九死一生来形容绝不为过。
即便是这样,也仍未能阻挡他想要变革的心。
谁拦他,他杀谁。
谁阻他,他灭谁。
那段时间杀的人,甚至比选出来的还要多。
连他都动摇了,有次还问裴璟为什么不一点点来,举荐制和科举制同时进行,缓和矛盾。
他的回答是,这样只会让科举制变得毫无意义。
只要举荐制一直存在,就会有人想走偏门歧路而非靠自身努力,甚至那些由科举制选上来的人也会被腐蚀。
有了轻松的途径,谁会选择更难的路。
而且他没有时间去一点点改变,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
后来的结果也验证裴璟的预测。
南陵虽有一段时间的混乱与职位空缺,但很快被那些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能人志士补上,他们等待多年终于有机会一展抱负。
千里马不常有,伯乐更难得。
这群千里马成为了裴璟往后征伐北蛮最重要的助力,他们前仆后继,他们不惧生死。
镇南王那日告诉傅归宜,有了傅家,裴璟只是加快攻下北蛮的速度。
他不会把命运和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
傅归宜还知道,在他提出要征伐北蛮那日,当即有数十个御史大夫死谏阻拦,他们血溅当场也未能让裴璟眉头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