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初到南京(3/4)
甥舅二人天南海北的一通闲聊,从家长里短到国家大事,张庭春对这久未谋面的外甥的见识眼光越来越是惊讶,更认定他是个可造之材。
朱浩问起南京的制造局,想搜寻一批火器的制作设备,张庭春问清楚他的意图后,立刻应诺,很快拨给他五套机器和两座最新研制的水钻床,这让朱浩喜出望外,有了这些设备,火枪的制造便会大大加快,张庭春怕他手下人不够用,还特意批了五十名经验丰富的工匠给他,乐的朱浩都合不拢嘴,暗叹您老人家真是我的亲舅啊!
当晚朱浩一行人便在张府住下,张振安回府后听说表弟来访也是大喜,又拖着朱浩聊到半夜。
第二天天气不错,张庭春刚外出办公,张振安便按捺不住将朱浩等人拖了出来,叫上另外的两少直奔秦淮河而去。
彼此都是熟人,虽说朱浩几年没来过南京了,但跟众人还是非常热情,男人嘛,要及时行乐,这是京城四少的思想。
十里秦淮河运载了多少风花雪月,悠荡在河面上的一艘艘画舫仿佛一朵朵鲜花争奇斗艳。无数佳人公子在上面吟诗作对,附庸风雅,岸上游人如织,诉说着江南的繁华。
朱浩等人来到一处比较大的青楼,张振安告诉他这里便是秦淮八艳中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的住处。
几人进到大厅,里面熙熙攘攘的已经坐满了人,坐在头桌的是几个年轻的书生,张振安低声介绍着,左边的是陈子龙,右边的是方以智,中间的是侯方域,其中以陈子龙稍微年长,约三十岁左右。
朱浩看着这几位明末的风流人物有些意外,几人的外表在他以后世的眼光看来一般,不过一身的书生气给他们加了不少分,才子佳人历来是人们所追求的佳话,那陈子龙眼里闪着热切的光芒,侯方域则是一脸傲气,方以智却是有些忠厚的样子,朱浩对他们暗暗留了点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