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福泽天下的第一步(2/2)
“那些都是我的师兄呀!”
“你又没见过。”
“没见过也是我师兄。”
壹乐决定不理郭嘉,转而对钟离夏道:“我大师兄一直有个心愿,他希望在大汉每个县,每个镇都建一座医馆,里面设有内科,外科,骨科,眼鼻科,肠胃科,泌尿科,脑科,皮肤科,骨科,儿科,妇科,有专门让病人住的楼房,有专门负责抢救的急救马车,所有的诊金都由官府负责,病人只负责药物费用,从此再也没有有病没钱治,只能等死的悲惨事件发生。”
“医术里哪来如此多的分支科目,而且要完成这个心愿,得付出多少钱财人力物力呀,简直就是幻想。”钟离夏道。
“土豆能出现在大汉,就是我先辈们通过几十代人,走了六万里路,从遥远的国度带回来的,当时就有人说是痴心妄想,当第一代人走出了两千里路后,这些质疑更甚,走出一万里后,有人开始认为有机会成功,于是一代一代的坚持,阿爷死了,耶耶顶上,耶耶死了,儿子顶上,儿子死了,还有弟子顶上……
所有事情都不可能一就而就,今日建一座,明日建一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会完成的。”
钟离夏陷入了沉思,这种思维方式从来没接触过,他需要消化。
壹乐说的一点都没错,在后世里,随便一个成年人学到的东西,都比大汉顶级大儒学到的都要多,一群医者躲在深山里算什么回事,难道帮野兽看病吗?
论智慧,壹乐自认不是这群变态的对手,好像连成为对手的资格都没有,他依靠着几千年的百家智慧,自然可以凌驾在他们之上,虽然是假的,但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真的。
钟离夏要思考很久,壹乐和郭嘉可没这个耐心等他慢慢消化完,该做的还得做,大不了自己培养一批医生。
走出来府邸,郭嘉忍不住说道:“你编的故事很不错。”
壹乐怒目而视道:“你觉得我会拿自己师门开玩笑不成?”
“嘿嘿,这倒不至于,我只是确认一下我那些眼泪有没有白流而已,如今师门只有咱们两个人,没想过给师傅再收些弟子吗?”
“在我的眼里,凡是学我华南师范学问的人,都是师傅的弟子,掌控别人的身体,终有一天会被挣脱,掌控别人的思维,就可以一代一代的将我华南师范传承下去。”
“可是我们才是正式弟子。”
“只有我才是正式弟子。”
“你……”
初夏的清晨,有雨,也有太阳,东边太阳西边雨的情形在冀州很常见,一群孩子却异常兴奋的追着那朵雨云跑,东汉时期能提供给世人娱乐的很少,更勿论小儿游戏了,一朵过云雨就够他们玩疯了。
找匠人用牛皮做了几个皮球,就成功的把足球运动带到了深泽县,至于能不能冲出亚洲,壹乐是不管的。
壹乐从来都不认为国人的体能差,奥林匹克那些没有中国人的运动,只能说明咱们起步晚,要是都提前近两千年,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
撒一把种子,对壹乐来讲没有任何负担,他也没有让这些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义务,有些事情开了头好。
治理好深泽县,是新任县令刘言顺的义务,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在一个十六岁少年面前自称弟子,有些怪异。
三詠学院最早一批学子的老师就是壹乐,五十六人教导了一年多就扔了给郑玄,刘言顺的原名叫刘狗子,说话结巴,本来超龄上学堂没旨意他能学到什么,当时只是想让他认认字,将来做个图书馆管理员什么的。
想不到的是这个少年非常勤奋,让壹乐了解到什么叫大器晚成,见过刘言顺的耶耶母亲,检查过他的身体无碍后,壹乐就非常有信心治好他的结巴,只要不是遗传,心理障碍这种东西对于一个专业教师来讲没有任何问题。
咬着木塞,在最多人的地方朗诵《千字文》,为了加强效果,名字便改成了言顺,让他时刻记住自己是可以言语通顺的。
老师的用心,学生是感觉得到的,对于刘言顺的一声老师,壹乐受之无愧,自己的实际年龄已经将近五十了,如何受不起呢。
刘言顺的施政很中和,把深泽县天地重新丈量一遍,也重新把所有权分配,保持土豪乡绅原有的份额后,每人分两亩田地,剩下的便属于官田官地,留给那些战俘耕作,自然也是为五年后作打算。
田地就是农民百姓的财产,处理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就会顺畅无比,楼桑村的经营模式是现成的,刘言顺稍稍改动了一下,作坊由官府先行垫资建造,由官府教授制作技术,建成后投标分包,之后,每一年抽10%的利润作为建设和技术资本。
各县镇的商贾们看准了这次机会,官府指定的行业,就是一个独门生意,投到了就大发了。刘言顺自然不捅穿,物价部已经悄悄的在今年年初成立了,这预示着所有的买卖的东西都会变得合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