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九、上尊号(2/4)
康延欣说:“太后这是以诗论人,嫌他小家子气吧。”
萧绰笑着说:“的确如此,你们看这首是不是比他的格调高远多了。‘瑞雪惊千里,同云晴九霄。地凝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耶律隆运说:“这个格局就开阔多了,只是韵律上有一点小遗憾。”
耶律隆庆来了兴趣,说:“这首诗虽然好,到底算不上大手笔,比起李太白的《北风行》还是差一大截。”
耶律隆运连忙向耶律隆庆递眼色,耶律隆庆自觉失言,如果自己再吟出这首诗,岂不又无端地让皇太后再多一份愁绪?连忙住口,后悔不迭。
但耶律隆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萧绰已经开始吟道: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听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髀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良难哉!
萧绰吟罢,眺望着远方,泪水盈眶,神情凝重,叹息良久。
耶律隆运说:“太后,你已经站了好久了,回去息一会儿吧。”
康延欣也劝道:“是啊,太后,起风了,回去吧。”
萧绰又四周看了看,长叹一声,说:“罢了罢了,都回去吧。”
大家依着上山的足迹下山,到了西山别墅,萧绰让耶律隆庆不必进去,直接回城。让他回城后,立即派人各处巡查,看有没有无家可归的人,有没有被雪压倒的民舍,有没有无寒衣寒被之人,要立即赈济他们。
耶律隆庆面有难色。
萧绰不悦道:“怎么?这点事就办不到?”
耶律隆庆说:“不是,主要是府库里没有钱。”
萧绰说:“钱呢?”
耶律隆庆说:“都拿出来修渠建房,安置百姓了。”
萧绰说:“朕听说宋国的岁币不是已经到了吗?就用这笔钱赈济受难的百姓。”
耶律隆庆大喜,道:“这笔钱这回用到刀刃上了。”说罢,辞别了萧绰,带着一群人纵马而去。
耶律隆庆走后,萧绰对耶律隆运说:“陪朕去龙泉寺念一会儿经吧。”
耶律隆运说:“太后让我念念诗,还凑合,念经,确实不会,你饶了我吧,还是让康大人陪你去。”
萧绰说:“你不会念经,旁边跪着,总行吧,御史台还有很多事要延欣做。”
耶律隆运没有办法,只得跟着萧绰去了龙泉寺。
方丈惊讶地说:“这大雪天的,皇太后怎么来了?”
萧绰说:“朕来念一段金刚经。”
方丈说:“阿弥陀佛,皇太后要念经,什么地方都行,何必要到寺里来呢。”
萧绰说:“方丈说的朕都知道,只是朕的心无法静下来,只有在菩萨面前,朕才能静下心来。”
没等萧绰说完,僧人已经为她和耶律隆运摆上了蒲团。萧绰在蒲团上坐下来,僧人给她拿来木鱼,萧绰便敲起木鱼,闭目念经。
耶律隆运看了看萧绰,她似乎已经把他遗忘了,他便在蒲团上跪下来,因为不会念经,只得一遍一遍的祷告。但是,这祷告也是枯燥无味,让他恹恹欲睡。不得已,站起来走出大殿。
方丈也跟着出了大殿,说:“大丞相信佛吗?”
耶律隆运说:“当然信佛了,只不过不会念经。”
方丈说:“无妨,佛家讲究一个诚字,心诚则灵,只要一心向佛,即使不会念经,也会结善缘的。”
耶律隆运说:“谢谢大师指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