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九、看望俘虏(2/4)
遂让韩德昌上去坐了。
萧绰说:“契丹和宋国有着多年的恩怨,数十年来征伐不断,数十万人死于非命,长此下去,将会有更多的生灵惨遭涂炭,如此杀来杀去,何日才能停止?是到了彻底解决的时候了。”
萧绰的话音未落,萧挞凛便开口道:“早就应该彻底解决了。”
萧绰说:“对,那么如何解决呢?”
萧挞凛说:“大军立刻南下,直捣汴梁,推翻赵宋。”
萧挞凛的话立刻引来一片叫好声,“对,灭了赵宋,天下就是契丹的了,就再没有战争了。”
萧绰说:“各位的雄心值得称赞,只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消灭赵宋呢?”
殿内沉寂了,只听到三三两两的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
萧绰说:“看来诸位对能消灭赵宋还是心存疑虑,大家还都是明白人,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消灭赵宋,先前,残唐五代之际,中原烽火四起,列强争霸,太宗皇帝趁机饮马黄河,驻军洛阳,一时之雄,中原就在脚下,可是,后来怎样?还不是被迫仓促后撤,驾崩于杀胡林?先前,中原大乱之时,正是我们问鼎中原之际,我们没能站住脚跟,现在中原已经合为一体,民殷国富,想消灭它何其难哉。”
“是啊,当时太宗皇帝是何等英雄,横扫四夷,海内臣服,可是依然败走中原,可见中原实力之大。”
没等韩德昌说完,萧挞凛说:“依大丞相的意思我们就不跟赵宋打仗了?由着他们来拿回燕云十六州?”
耶律磨鲁古立即附和道:“依大丞相的意思,我们干脆投降赵宋算了。”
萧绰喝道:“胡说,大丞相什么时候说过要投降赵宋了?”
耶律磨鲁古不说话了,看了萧挞凛一眼。
萧挞凛说:“大丞相确实没说投降赵宋,但是他也太胆小了,这不是长别人志气吗?”
萧绰说:“分析敌情,要说实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若是一味逞强,那是要吃大亏的。”
耶律隆绪说:“皇太后说的是,太师不要一味逞强,否则,还会有瀛州之败。”
萧挞凛的面色变得更加苍白了,他舔了舔嘴唇,耸了耸肩膀,说:“请皇上给臣一支精兵,臣一定拿下瀛州。”
看来萧挞凛的确在瀛州吃亏不小,想急于挽回面子,看他的样子,恨不得立刻就去把瀛州拿下来。
萧绰暗暗地点了点头,说:“太师不要性急,朕已经说了,要彻底解决赵宋的问题,但怎么解决?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萧挞凛说:“臣就一个字:打。”
立即,许多将领附和,要与赵宋决一雌雄。
萧绰看了王继忠一眼,说:“武卫上将军,你怎么看?”
王继忠说:“臣听太后的。”
萧绰说:“你少滑头,有什么话大胆说出来。”
王继忠说:“其实太后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契丹与赵宋势均力敌,战则两败,和则两利。”
耶律磨鲁古说:“王继忠是宋人的奸细,他在为宋国说话。”
萧绰说:“王继忠是什么样的人,朕是知道的,他说的有他的道理。”
韩德昌说:“朝廷议事,畅所欲言,每个人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让大家辨一辨,俗话说:理不辨不明,朝堂就是讲理的地方。”
萧挞凛说:“王继忠就一个俘虏,有什么能耐在这里说三道四?”
萧绰说:“胡说,俘虏怎么了?王继忠为契丹做了多少事,你知道吗?他有没有能耐大家都知道,就你不知道。”
萧挞凛无言可对,只得又耸了耸肩膀。
萧绰说:“朕今天还有一句话对诸位说,今后不要动不动就提俘虏二字,俘虏怎么了,俘虏来到契丹,就是契丹子民,是朕的臣子。”
耶律隆绪说:“太后说得对,王继忠现在已是朕的义兄,谁要是对他不敬,就是对朕不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