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肉夹馍(8):锅盔肉夹馍(继续求首订!)(2/3)
虽然这也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故事都是瞎鸡儿编的。
至少郝贤就看到过两位数的菜,其发明过程清一色是康熙或者乾隆来微服私访,村民村姑村爷爷村奶奶灵机一动,做出这道菜,令皇帝赞口不绝,甚至亲自为这道菜赐名,从此驰名远近!
这,就是老百姓的生存智慧。
不过,这些乱七八糟难辨真假的故事,对于郝贤推演名菜发明历史就纯属一个个大坑了。
肉夹馍的发明过程郝贤也没能查到一个准确的答案。但通过对秦朝民生、军事的了解,以及他的亲身经历,郝贤终究拨云见日,推演出了一个他觉得比较合理的解释。
首先,锅盔作为行军粮,由锅盔演变而来的肉夹馍最有可能诞生的地方,自然是军队。
郝贤猜测,或许原本的发明者是某位无名的秦兵,在攻打韩国时缴获了韩人百姓做的腊汁肉,夹到锅盔里一吃,哇塞,绝配!
于是,肉夹馍在军队中风靡起来,而随着这批士卒归家回到秦地,也就是如今的陕西,肉夹馍便落地生根,在后来的两千年里都成为陕西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色、香、味。
用后世厨师界流行的话来说,肉夹馍其实是秦国菜与韩国菜融合的一道FUSION菜*!
【*注:将不同菜系烹调手法结合起来做出的融合菜。】
不过,这个推测可不能让未来的高丽国人听去,不然他们要说肉夹馍也是他们发明的了……
现在的问题是,原发明者恐怕在肉夹馍传承被吞噬之后,就横死战场了,这不光阻止了肉夹馍的诞生,也断绝了肉夹馍通过复员的秦军迅速扩散到整个陕西的可能性。
现在整个世界上品尝过肉夹馍的只有三个人,郝贤和两位老人。
难道把传播肉夹馍的重任交给两位走路都不稳的老头老太吗?
显然是郝贤刚刚想得太简单了,当然,与其说是没有想到这一层,不如说是他实在太馋了,两个月没见荤腥,当然会无论如何都想先把肉夹馍做出来吃一口再说。
他看着两位老人家终于舔完手指上最后一抹麦香,笑道:
“爷爷,奶奶,咱把村里人都聚起来吧,叫他们把剩下的面粉、草药、肉都带过来,我想让每个人都吃上肉夹馍。”
“这玩意儿叫肉夹馍?香咧!”老爷子直竖大拇指。
“娃娃傻,你个老不死的也傻?”老婆婆扭了一下老伴的老腰,“万一有人报官去呢?”
老爷子其实腰部已经不会有什么太痛的感觉了,但还是假装吃痛求饶:“对啊,对啊,老太婆说得对,娃娃你还是休息两天,等天黑的时候离开村子,想办法回家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