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仁民爱物(3/4)
赵祯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微笑。
赵祯最大的军帐是孩子们的乐园,灾民们也乐意让自己家的孩子待在这里,官家说了能自己走路的孩子都送过来,他有一口吃的就绝对饿不着孩子,天爷爷这样好的官家上哪去找嘞!
逃荒的人群中有不少文人士子,赵祯把他们集合到一起请洛阳城的先生给他们授课,鼓励学子刻苦研读明年科举之后殿试之时再相见。
“你们虽然是少年人,却承载着大宋的希望,少年强则大宋强,一路逃荒过来也该知道这次旱灾的情况,天灾不可怕,人祸才是最难办的!其中的弊端你们也看到了,那么身为读书人的你们是否愿意为此做出改变?”
“愿意!”
赵祯看着他们的高声齐呼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都是打破世家大族对朝廷文官垄断的希望。
这次旱灾看似给赵祯的名声带来影响,可他收获的民心却远远超过那些城中飘荡的流言蜚语,而且舆论也开始向赵祯这边倾斜,逃荒的灾民中有不少亲戚在东京城或是洛阳城,他们得了干粮就有专门的差人护送他们前往。
这些人到了东京城或是洛阳城后就把所见所闻告诉打听消息的路人。
谁都没想到,官家居然和灾民同食同住,还声称灾民不走他就不离去,这种亲民仁爱对百姓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奇闻异事,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在大宋飞快的传播。
这其中不乏有黑手的推波助澜,可宋小乙敢发誓就算黑手什么都不做,官家的名声依然会如日中天。
他想象过官家的举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可眼前的一幕着实让他目瞪口呆,一路上都能看见百姓向着皇宫缓缓拜下,口中更是如呼喊万家生佛一般赞美。
有些人家更是扶老携幼的要前往龙门镇献上微薄之力,推着小车的汉子和家人告别就带着粮食出了城门,一些官宦人家的子弟更是三五成群的赶着满载粮食的牛车前往,这种行为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