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2/4)
蔡伯俙小声的嘀咕道:“我虽然不懂政治,但是北宋之所以出现仁宗盛世,大概就是因为要填补三冗的大窟窿吧?”
赵祯早就开始担心三冗的问题,但没想到王旦的回答却是:“三冗有百害而无一利,却不能擅动,其关系到国计民生,甚至是边患!”
经过他的解释才知道,三冗已经和大宋连为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世家大族,厢军,官员等等利益集团攀至错节的纠缠着。
难怪范仲淹的改革会失败,难怪王安石的改革会人走茶凉。
这就像是一道死循环的难题,如枷锁一般缠绕在大宋这个巨人的身上!
连腿脚都迈不开的巨人如何能与外敌作战?更何况这个巨人是天生残疾,金瓯不全就是偏瘫,重文轻武就是一只脚长一只脚短。
看来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啊!
王旦这样混迹朝堂多年的老油条都想不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自己应该怎么办?难道就看着这个巨人摔倒在历史的尘埃中?
最后王旦总结道:“这是一幅死棋!除非朝廷的财政是现在的三倍,而且三冗不再增加!但老臣觉得三冗增加是必然的,天灾谁也阻挡不了,而文臣谁也不能动,即使官家也不能!”
王旦浑浊的眼睛爆发着强烈的精光,就连一旁粗神经的蔡伯俙都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这老头的眼神太可怕了。
午饭的时候,晏殊看着脸色难看的赵祯道:“太子还在担心三冗的问题?”
面对已经长成小白脸的晏殊,赵祯苦笑道:“你有什么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