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本自重横行(四)(1/4)
四
邢咸池何等聪明人,明明早就搭好了滠水浮桥却不用,用意是想让张平国将大量兵力用来守桥,可惜人家不吃这一套。大冬天的河床都结冰了,怎么可能需要浮桥渡河,张平国又不是傻子,邢咸池索性将计就计,偷偷命人将铁链凿进水底,待到把所有的成军骗进冰面后,用好几十匹骏马扯开冰面,那样一来,衡州军兵,皆成鱼鳖。此计症结之处在于如何让衡州军安安稳稳待在冰面上,等到傍晚融水之时。
“那就用百姓!”盾阵可以让军士们进退自如,可如果夹杂了要保护的百姓,那就不好说了。成人性子老实憨厚,眼见同胞受难,能救还是会救的,张平国想到的就是这一点,不然不可能在冰面上等到傍晚。本以为等一个变数或许会救下来这些可怜的百姓,没想到连自己都搭了进去。
张平国狼狈的爬上岸,活下来的衡州兵都已经早早入城了,岸边无人,他恨恨朝对岸碎了一口,转身离开。心中气愤极了,陛下怎么还不表态,难不成真以为我北军是铁打的,蓝屏大营的中军在干什么,只说了句“尽力御敌,便宜行事”后再无下文,这不是妥妥的废话嘛,萧关已经丢了,衡州不能再丢了。精力耗尽冻的他浑身发抖,脚下却没有放慢,趁着夜色,进入了衡州城。
衡州州名由来,取自西镜山麓主峰——衡兰山。作为南成北边重镇,城高池深,常驻军队二十万,萧关也是十万,剩余十万在蝶州,全部算上四十万,是北军的全部家当。萧关破了之后,蔡希彻和蒋憬尘进入衡州,带来差不多五万精锐,严承风又调来十万军队守衡州,以此为准二十五万人,张平国才有了和邢咸池一拼的胆量,可悲的当张平国提出在滠水边防止十六军过河时,蔡希彻和蒋憬尘说什么也不同意,指着鼻子说守城守城,显然是被打怕了。张平国一怒之下独自带着自己手下的十万军队,在滠水边列阵迎敌,正中邢咸池下怀,这才有了此次兵败。
夜,衡州,北军府。
当张平国拖着泥泞的身子进入帅府大门时,若不是掏出来那颗随身的衡州大印,谁也不会想到面前这个瑟瑟发抖的疯子是衡州营门大帅。不敢怠慢,架进内堂,张平国匆匆洗了热水澡,擦干身子,就忙不迭的召见蔡希彻,蒋憬尘等诸位将领。
战事如火,不用他召见,一干将领听说消息,早就安安静静站在外堂等候,不同的是,此时人群中左手主位上坐着一人,二十五六上下年纪,身着三品大红蟒袍,正在闭目养神,左手边摆着一杯茶水,一道圣旨。
张平国前脚踏进议事厅,那人尖利的声音立刻响起:“让张大人受惊了,本督主要是早来一两日,也不至如此。”张平国一惊,打量那人,见此人头戴一顶凤翅官帽,乌黑长发散在肩颈,耳根垂着一对蓝宝石南洋珍珠耳坠,双手拢着一个铜鎏金缠枝牡丹手炉,面容白净,没有一根胡须,涂了一层厚厚的脂粉,唇点朱丹,眼角呲厉,冰冷孤傲的眼睛仿佛没有焦距,深黯的眼底擎着一池秋水缓缓流淌,可惜他的身边围绕着一股冰凉的气息,不得不使人心生恐怖,暗暗惊叹。
张平国见他是个公公,不好得罪,试探问道:“上差是?”
那人道:“殿前都指挥使,内廷卫梅花卫都指挥使,赵镇,大人不必客气了,为国奔波,都辛苦的紧,有旨意,北军张帅接一下吧。”说罢抄起圣旨,厅中诸位官员一齐跪倒。张平国更是诚惶诚恐匍匐在地。
“臣衡州营主帅张平国恭请圣安?”
“圣躬安。”赵镇象征性回了句,打开黄色绢帛,仔细读道:“朕绍膺骏命,制曰:朕初承大位,国步艰难,所忧者黎民口中之食,将士束身之甲何所出耳,今顺贼忤逆,蜗居北境不思苟安且对我大成常有侧目,跳梁如此,孰可忍乎?着尔北境之军坚壁清野,坐守城池,不敢不使我之一丝一缕一箪一饮入百姓之口,而毋使入贼人縠中。朕依依北望,不复忍心见流民矣。诸卿勉力,天兵到日,樯橹必成齑粉矣。钦此。”
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张平国,一拱手,叩头接旨,脸上却充满了惊诧:“不,不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