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黄鱼(3/4)
泥灰很松,裂开,这一层貌似是后补上去的。
里边木质部分上头有裂缝,换改锥塞进去撬,没两下,一块手掌大小的厚木板就开了,这下不用手电都能看清里头是个空洞。
借着窗户那窜进来的光亮,能看到“密室”里头有个黑布包。
戴着劳保手套,手伸进去往外掏,布包很重。
小心取出来,看也不看就塞挎包里,手电照了照,“密室”里头没东西了。
把所有带来的东西收拾好,把那块刚才撬开的木板也带上,从地上抓了两把灰土撒在佛像背后破洞那块地方。
花了点力气把神像略微挪了挪位置,背靠墙,又往神像那撒了几把灰土。
从主殿的柴火堆里抽了根带松针的枝杈出来,先后进两侧厢房,都倒退着出来,用枝丫扫掉地上自己之前留下的痕迹,一切干干净净。
走到庙门外,还是没个人影。
沿着山道往下走,几分钟后把那块带出来的木片往山下的灌木林里远远一扔,这才坐在台阶上休息一下。
不急,时间还早,自个得在这再坐上个把小时再走。
从山脚沿着山路到上头第一个村子,年轻人得走45分钟左右,下山半个多小时,这会太早下山不好。
时间,既然刚才都拿着树枝扫脚印,那就得一切做到天衣无缝,虽然没什么必要。
再抽了根烟,这才打开挎包,查看里头的那个黑布袋。
先用面粉袋再套一层,看着黑布袋上头是个死结,从兜里掏出小刀,直接割开。
一打开,里头明晃晃一片!
小小一个口袋,能有个十几斤重,这会看清里边到底是什么。
金条,几种大小、形状不等的金条!
没傻乎乎掏出来,就在口袋里拿着一块看。
长条形,一面左侧是个中山头像外加古币图案,下边印刻着“中央造币厂”的字样。
右侧有“号码DB2180”,“成色”,“重量市两”的标记。
背面记号简单,就“三十五年”。
不大一根,手感压着直往下坠,这是条解放前1946年,位于沪上的中央造币厂生产的正规十两金条,俗称大黄鱼!
不用仔细数,毛一看,这袋子里一样的就有七八条,还有些与之差不多大小的长圆形金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