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中戏两百年一遇的美女、满堂遗老无虚席(2/4)
《爱情麻辣烫》正在紧密拍摄中,许琛片段“照片”女主是徐静雷,许琛在电影里饰演一只舔狗。
呸~
幸好MV拍摄技术要求很低,许琛准备找常丽帮忙推荐一个中戏的导演。
下午录制完“雨一直下。”
“老王。”许琛没想到王常田蹲在门口,看情况有急事。
此时电影流氓“光线”董事长胳膊肘里别着公文包,很懂事的起身,高情商热情说:“许老弟,以前都是电视里听你唱歌,这下到录音室里效果又不一样了,许老弟绰号“百变歌神”名不虚传啊!这歌真有“苦情王子”张雨的味道~”
小样,没错~
就是张雨的歌~
王常田的客气,许琛没有信以为真,人就是客气几句,拿着毛巾擦汗打趣:“没想到王哥也是我的粉丝,等新专辑出来捎几张听听~”
“何止我是你粉丝,我老婆,女儿都是你粉丝。”王常田笑呵呵说:“特别是我女儿,听说我认识内地天王许琛,闹着要我找许老弟签个名,好跟同学们显摆显摆。”
许琛哑然失笑:“老王,你这是要亲笔签名专辑呢~侄女的要求叔叔必须满足。”
两人闲聊了几句,许琛开门见山,眉毛紧皱,思忖说:“王哥,今儿你到录音室来找我,想必是为了“典籍里的华夏”这件事吧?”
北平电视台节目审批好几天没有消息,屁股想都清楚肯定是“有人从中作梗”。
这个结论不难推测。
北平电视台是燕京地区“新闻”咽喉,堪称京圈满清遗老大本营,“典籍里华夏”弘扬华夏传统文化,但遗老们不喜欢。
王常田闻言沉默,“典籍里的华夏”是他在北平电视台站的最后一班岗。
常言道有始有终,王常田很有决心站好最后一班岗,可惜……
一些人不给他机会。
胳膊夹紧公文包,心思沉重,挤出笑容:“许老弟,这件事非常复杂,咱们找个地方坐下说吧。”
“百花深处胡同”门口就有茶楼。
茶楼环境雅静,北平戏曲文化浓郁,咿呀咿呀的唱腔诉说北平皇城根下的风风雨雨。
许琛点了壶“龙井新茶”,倒了杯茶推到王常田身前,慢悠悠品尝,瞧着王常田心事重重的脸,打趣说:“王哥,总不至于北平电视台所有副台长都反对吧~”
“那倒不至于,总之你先看看这个。”王常田推过去审批文件,长话短说:“许老弟,个中缘由复杂,我长话短说,北平电视台这次“制播分离”有两个名额,因为一些原因削减只剩下一个了,余台长和另外一位李台长都在抢这个名额,目前李台长占据上风。”
许琛一点就通,北平电视台不是小单位,再说这种单位门口保安都要论个高下,何况干系到前途。
一个新节目立项干系到方方面面,“典籍里的华夏”节目特殊,算是捅了遗老大本营了。
文件是一个节目:“曲艺杂谈。”
顾名思义,就是一档以相声、戏曲、京剧为主的综艺节目。
这种节目北平台历史上不少见,包括央视综艺频道、山省都有同质化节目播出。
许琛眉毛紧拧,“曲艺”牵扯太大,思忖说:“老王,现在“典籍里华夏”有多大可能性?”
“不到三成。”王常田估计了一下,改口:“不到两成,许老弟,情况比你想象的复杂,两成已是余台长立下军令状的结果。”
苦笑说:“许老弟,“典籍里的华夏”是弘扬华夏传统文化,这个“曲艺杂谈”是弘扬华夏非物质文化,台里要照顾一些老前辈的想法,毕竟北平电视台的根基就是北平非物质文化界人士……”
不单单是节目,“曲艺杂谈”要请人录节目吧,台前幕后少不了戏曲人士吧~
宣传效果好,少不了有人线下去买票吧~
都是钱啊!
许琛哑然失笑,他算懂了,憋着坏问:“老王,你的意思是有一些京剧老人给台里施压了,台里考虑到这些人的情绪和能量就准备把我的节目刷了,是这样吧?”
特么的。
“曲艺杂谈”有“京剧老人”,“典籍里的华夏”同样有“乐坛老人”啊!
瞧不起谷建分,还是看不上王立品,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琵琶泰斗张强和华夏音乐学院的古琴泰斗周望,哦~这位还是华夏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副院长……
掰手腕,许琛就没怕过:“我胳膊上全是肌肉。”
王常田遗憾说:“算是这样吧,许老弟,北平电视台的复杂和特殊远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了,这次余台长叫我来,就是准备放弃这个节目,让我转达他的意见……”
“典籍里的华夏是一款优秀的节目,可惜生不逢时,如果以后有机会,北平电视台很欢迎许老弟的节目。”
王常田眼神望着许琛,一个好节目就这样划下了截止,劝道:“许老弟你还年轻,机会很多,这次节目失败不代表节目不好。”
许琛身子轻松抵着椅背,慢悠悠喝茶:“老王,节目好就不该失败啊,“典籍里的华夏”有民乐因素,如果我拉来王立品,谷建分,中央音乐学院的张强教授,华夏音乐学院的周望教授联名请书,是不是“典籍里的华夏”和“曲艺杂谈”就能公平的竞争?”
“许老弟,你认识王立品?”王常田诧异说:“如果王立品肯出面,这事儿就好办了。”
王立品是“民乐大佬”,张强和周望他不清楚,但是许琛意思很清楚,两人能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和华夏音乐学院……
北平音乐圈两所学院可是扛把子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