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1/2)
这么一位漂亮的小娇娘,的确得藏在家里头。
苏嫣看着照片上两人端着结婚证,板板正正对着镜头笑,虽然刻板,但脸上都演绎着幸福。当时没注意,现在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一对很幸福的小情侣。
方应看骑着自行车,带黑夜的街道上载着苏嫣往小洋楼去。他俩准备把相框挂在主卧后,再回严婶子家。
苏嫣坐在后面,抱着相框,美滋滋的。
八点多钟,路上有不少出来遛弯的人。看到他们从照相馆出来,怀里抱着相框,想也知道肯定就是结婚照了。
方应看在小洋楼那边的动静不小,要说厂区里年轻的妇女同志们不羡慕那是假的。
苏嫣坐在自行车后面,侧坐着身子微微倚靠在方应看的后背上。
“家具的事办好了,装修结束了,照片也拿了。”苏嫣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现在就只剩下一件事了。”
方应看盼这个日子盼的不行,嘴上说:“等国庆节过完咱们就办酒席。”
苏嫣细声细气地说:“那咱们要办多少桌呢。”她打算做的有仪式感一点,不能像别人那样随手一把把往人手里塞糖,她像想现代婚礼,用个小红布兜子装上。
最好红布兜子上面还印子她跟方应看的喜字,嘿嘿。
俗气归俗气,可她就觉得这样才有了结婚的味道,每个人手上有喜字,才有种观礼的仪式感。
方应看不知道她的打算,他想都没想的说:“看你想大办还是熟人之间办一下。”
苏嫣想,她要是用缝纫机做小红布兜,估计做不了多少,再说,也不为了别人过来随礼,只要真心实意的祝福,就小办挺好的。
苏嫣说:“咱们就小办吧,别大张旗鼓的。”
方应看也是这样的意思,小办挺好的,大办多少有些劳民伤财。不是舍不得给小姑娘花钱,是没必要。都花在小姑娘身上,和都花在面子上,肯定是不一样的。
苏嫣又问:“咱们小办得多少人,我事先准备喜糖。”
方应看认真地说:“小办就咱们四厂这边,我算算啊,至少得来一半人。”
苏嫣没听清,觉得耳朵边风声太大,又问了一遍:“来多少人?”
方应看在前面微微转过头说:“我原来就是四厂出来的,四厂从一线到后勤,从工人到领导班子,没有我不认识的啊。小办就四厂内部庆祝一下,他们拉家带口,得一万人吧。”
一、一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