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2/2)
全村子不过三四辆自行车,难得有两辆新的全在苏嫣家里了。
第三转拿来的是“上海牌”的女士手表,手表是送给陈玉蓉的女士手表。
陈玉蓉跟苏嫣说:“你看看,应该是给你的东西,怎么反到送给我了。”
送东西的人说:“我们方老大说了,等小嫂子过去,什么都少不了。这边这些就让做养育这么些年的贺礼。等到小嫂子过去,逢年过节有空还会回来的,您不必太挂念。”
陈玉蓉先跟送东西的小伙子说:“多谢你们,一起过去喝点汽水。”
苏智过来招呼他们去喝汽水,相互往来都很客气。
陈玉蓉巴不得苏嫣嫁出这块贫瘠的土地,她握着手表塞到苏嫣手里:“妈不要这么贵重的东西,你把表带改细点自己戴。”
苏嫣不要,说了给陈玉蓉就是给陈玉蓉的。更何况嫁出去的女儿一年到头回不来几次家,能给陈玉蓉一些傍身的物件也是好的。
后面抱来的“红星牌”收音机,苏嫣倒是很喜欢。她大大方方地摆在院子里,让苏智接上电线,找上电台放给村子里的老乡们听。
她能明白方应看的意思,这也是给陈玉蓉抬脸面,知道她找的女婿是能帮衬家里,让乡里乡亲的都看看,哪怕他们不在,也不能欺负着人。
苏智会骑自行车,他瞅瞅苏嫣和陈玉蓉的脸色,伸手珍惜的摸了摸自行车座。小碗更是激动,乐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陈玉蓉担忧地说:“我这是嫁姑娘不是卖姑娘,咱们家的嫁妆要是不够分量,岂不是让人笑话。”
这个可不需要陈玉蓉担忧,苏嫣这几天想了许多。她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有了特殊能力就不能浪费。
原来只想着能够苟活到改革开放。现在她有了别的心思,她也想发挥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她捡起兜兜转转还在墙角放着的胡杨树棍,她每天有空的时候都会摸摸它,胡杨树棍没有初次看的时候干枯暗沉,表皮的颜色变得肉眼可见的浅淡。
“咱们的嫁妆一定会比这些东西还够分量。”苏嫣让陈玉蓉安心地把东西都收下来。
“你难不成要把这个树杈子当嫁妆?”陈玉蓉看到前院不少人听着家里放的收音机,这还是村子里头一台,于是拉着苏嫣到她屋里,这样说话安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