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2/2)
刘敬和道:“那我带一罐去私塾。”
沈舒将另外几罐也拿了出来,“敬和哥全都带上吧。”
这几罐“肉酱”份量不轻,装到包袱里得有几斤重,刘敬和私心里并不想带着这么重的包袱,走那么远的路。
然而,沈舒是谁,刘敬和肚子里的蛔虫啊,他说:“敬和哥若是吃不完,不妨分一些给同窗,也好同他们打好关系。”
霎时,刘敬和灵机一动,又有了别的想法。
他们私塾里有几百个学生,既有富家子弟也有穷苦出身,富家子弟诸如那个姓周,成天吃惯了大鱼大肉,定是没吃过这样的东西,不妨卖给他们换换口味。
而穷苦出身的学子,举全家之力来读书,比他还穷,吃个饭也紧巴巴;若是他能把这肉酱卖给他们蘸馒头吃,他们岂不是能省下好大一笔饭钱?
一眨眼,刘敬和想了好几个卖“肉酱”的好方法。
于是,他对沈舒的态度又热乎起来,绝口不提要钱的事,接过他手里的包袱:“我拿去放好。”
……
次日,沈舒送走了刘敬和,望着刘敬和的背影,心说这酱能不能销得出去,等他下次回来就有结果了。
刘敬和读的那家私塾的情况他知道,里面都是他的目标群体。
只是,这个点子最终能实施到哪一步,取得多少成效,沈舒并不知,只盼刘敬和争口气,一口气把那几罐野香菇酱卖出去才好。
解决了这桩事,沈舒暂时把这件事抛到脑后,转而去研究刘敬和带回来的启蒙书。
启蒙书共有五本,为《三字经》《百家姓》《急就篇》《训纂篇》《劝学篇》,另附一本闲暇读物《清河杂读》,可谓是把儿童要用的基础书目买全了。
不得不说,刘敬和虽然品行不端,做事倒还是有些章法,起码没有黑着良心,买一些盗版书籍。
没错,古代也是有盗版的。
趁着放晴,沈舒把这些湿透的书拿到院子里晒晒。
这时,沈麻子的媳妇儿许氏突然找上了门,俏脸苍白,心神不宁,眼瞧着精神不太好。
碍于男女之防,沈舒站在院门前同她讲话:“嫂嫂,你怎么了,可是麻子哥他出什么事了?”
许氏闻言抬头,蓦地泪如泉涌:“村长,求求你,救救我家麻子……”
沈舒心头咯噔一声,沈麻子该不会是死了吧?
不对呀,上次林大夫明明给他看过,说是急热吃了药就无碍。
沈舒定了定心,连忙安抚:“嫂嫂,你莫要伤心,仔细说来,能帮我绝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