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1/4)
【帝国著名外星生物研究学家,谢文才先生通过各方数据模拟推算出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分布在三千万光年外的飞马星系。两个世纪前,帝国物理与航空团队就已经提前预测出,该星系将于不久后会有超新星爆炸活动的发生。虽然活动影像还未被帝国天文台捕捉,但魔鬼族群的迁移似乎变相验证了这项预测。】
徐清然伸手在熟悉的红褐色模型上碰了碰,发现它们竟然是由许多的细小碎片组成。不仅可以通过手指随意转动,放大缩小,甚至能把它们灵活多变的身体捏造出各种各样的外型。
【I类魔鬼,是最先被我国观测到的魔鬼类型,为群体组合生物,单个大小位于-1厘米之间,身体厚度不超过2毫米。】
平时所见到的那些巨大红褐色生物,其实是由无数I类魔鬼一起组合移动,远远看起来像极了细幼的鳞片。它们的表皮是平滑干燥的,底下却有着一圈尖细的利牙,通过群体啃噬把捕捉到的猎物吞噬殆尽。
吞噬之前它们嘴里还会延伸出针一般细长的东西,利用它把猎物的精神力和能量吸光。
扁平的嵌合外形,是休息和移动时候的形态。
当圈住了猎物,准备发动攻击或进食,那些相连的‘鳞片’就会开始立起。
这些生物的作息也很特殊,只有在太阳下山后才能活跃。大白天的时候,它们就会变成锈迹斑斑的样子,紧贴在各种死物上。无法被直接剥下,但不管怎么弄它们都是沉睡的无害状态。
一旦入夜,就会开始膨胀,最大可以聚集成几百层楼高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