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4)
卫圩和父亲、慧兰阿姨又转了一天,最终看中了小区里三楼的一套房子,南北向,七十九平,二十万(全款),离海边儿一.六五公里。当他们付了款,拿到了钥匙,开了房门时,混凝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们在屋里站着,一边四下里看着,一边谋划着如何装饰。卫圩只是听着两位老人在说,听到兴奋时,就连连点头。初步把装修方案定下来后,他们锁上门,幸福快乐的离开了。
在回家的路上,卫圩对两位老人说:“爸,钱够不够?需不需要……”说这话的时候,他擅自做母亲的主。
“……装完后还有结余。”卫大平对儿子说了实话:“棚顶简单圈个灯池,下面是踢脚线,厨房打上碗橱柜,剩下全部刮大白。”
“现在的房子不用过细的装,”慧兰说:“主要是原材料的问题,要是装的好一点儿,不放置一年,都不能住。”
“阿姨说的是。”卫圩同意两位老人的做法。
卫大平、慧兰顺道儿买了菜。进了家门,仨人就一起忙活起来。
卫大平和慧兰不让儿子伸手,而卫圩不愿意独处,一坐下来,心里就发慌。所以他用这种方式,来缓解不安的情绪。
当把菜炖到锅里,卫圩和父亲说:“爸,和我出去买酒。”
“咱们家有酒,不用买。”卫大平急着说:“酒还好,咱们就喝这儿个。”
“孩子,咱们不花那个冤枉钱,就喝家里的酒。”慧兰也急忙阻拦。
“爸、阿姨,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得表示表示,走吧。”卫圩说的很果断。
卫大平和儿子来到超市,到了高档酒专卖处。“爸,我要买两瓶这个酒。”卫圩说。
“不要买这么贵的酒。”卫大平被儿子吓住了,他立刻说:“儿子你听我的,千万不要买……”
“爸,我是让您来鉴定酒的,不是让你来阻止我的。”卫圩说。
无奈之下,卫大平只好瞧着酒,一边仔细听着卖酒员讲解酒的各种好处,和如何鉴别酒的真伪。卫圩听明白后,两瓶酒的钱,通过柜台的收银机,打了过去。
卫大平傻了眼,他一急,埋怨起儿子了。“一瓶还不够吗?”他压低了声音。
“爸,我妈说了,好事成双。”卫圩又把老妈搬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