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大玉儿的一生(1/2)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是贝勒之女。
后金建立之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了笼络科尔沁,推行满蒙联姻。于是布木布泰十三岁就嫁给了大他二十岁的皇太极,成了侧福晋。在崇德元年时,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她也被受封为永福宫庄妃。
在皇太极生前,布木布泰的后宫地位并不怎么显赫,在清军俘获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后,各路人马都上前劝降,但效果不佳,洪承畴绝食以表心志,庄妃上前劝说洪承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洪承畴接受了清的劝降。
自此以后,布木布泰得到了皇太极的赏识,因为美貌可以是世间女子的普惠之物,但智慧永远只是稀缺之品。
后来皇太极突然驾崩,按照清的传统,需要在后宫中找人殉葬,布木布泰以进为退,主动要求,以代善为首的亲王郡王们思虑,福临太小,如果没有亲生母亲在身旁照料,将来心智上有了缺失,可能是一个国家的不幸,留下了布木布泰的一条性命。
由于皇太极活着的时候没有明确立储,只是含蓄的将豪格重点培养。死了以后各路亲王郡王也就参与到了争夺帝位的行列里,与豪格相争夺的也就是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的背后是两百旗,豪格的背后是两黄旗加正蓝旗,但令豪格意想不到的是,两黄旗其实并不是“非豪格不可”,他们所提议的是“必为皇子”,其他的并不管,于是豪格与多尔衮在多方势力之下,纷纷下台,获胜的也就是皇太极第九子——福临。
值得一提的是,多尔衮在福临即位后,自知称帝无望后,为了阻击豪格,也为了避免引发内乱,和庄妃紧密联系,共同策划了福临即位,多尔衮摄政的大戏,也就引发了后续“太后下嫁”的故事,张煌言的四句宫词也指出“上寿称为合卺(jin三声)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福临亲政后,布木布泰也就成为清朝第一位正式的皇太后,在辅佐福临的时候,布木布泰在清朝政权稳固的方面做了很多功夫,郑成功从厦门率领舰队北伐,占领镇江,直逼南京,清廷震动。顺治一怒之下准备亲征,但布木布泰劝说了数次,打消了福临亲征的想法。
一年后,福临的宠妃董鄂妃病逝,福临整日悲情万分,布木布泰多次劝说,将福临从悲痛中拉了回来。但此时,福临却有了常伴青灯古佛的想法,终于在福临暴毙之后,表示得过天花的孙子爱新觉罗玄烨是最适合做帝王的,玄烨即帝位后,定年号“康熙”,因玄烨年幼,只有八岁,定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四大臣辅政,布木布泰被尊为太皇太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