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谁与争锋(2/4)
“应郎中,你说的这些太过深奥,能不能仔细地说说这三虚?”杨坚虽然见多识广,但是对于五运六气,还是摸不着头脑。
“今年为岁露之年,也就是灾年,这就是逢年之衰;然后又遇到月亮亏空被吹了虚风;再遇到与四季相反的虚风。如果人们遇到这样的年月,吹了多次虚邪贼风,那大多要生病。”
“这样说,我就明白了一些。如何判断岁露之年呢?”杨坚甚是好奇。
“冬至那天,如果刮了南风,就是虚风。该年就是岁露之年。”
“我懂了,冬至应该刮北风,却刮了南风,这相反的风就是虚邪贼风!”
“大王,您太智慧了,确实如此。”
“然后再遇到月亮亏空,人的气血不足。气血不足的时候再遇到虚邪贼风,又是多了一虚!”
应永健竖起了大拇指!
“师父,那失时之和又是什么意思?”朴实问了起来。
“那就是该暖的时候没有暖,该冷的时候没有冷,这就是失时之和。如果再遇到虚风,那就病了!”
杨坚道:“应郎中,如果你生在古代,凭你的知识,可以做到国师了!”
“大王过奖了。即使是在古代,我也只是小小的郎中而已,其实这些都是郎中应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准确地治病,才能被称之为上工。”
“师父,那有没有‘三实’呢?”朴实突然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跟三虚相反的,就是三实。也就是‘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应永健赞道。
“年运风和日丽,月亮盈满,气候符合四季,人的气血旺盛,是不是这一年顺风顺水?遇到三实之年,人们就不生病或者少生病了?”杨坚问道。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应永健答道。
“应郎中,你的这些知识是从哪里学到的?”杨坚问道。
“回大王,我是阅读《黄帝内经》多年,而后自己领悟的。”
“我知道《灵枢》《素问》这两本书。当年我的太医们也都在看这本书,可是他们却看不懂。”杨坚叹道。
“这两本书合二为一现在叫《黄帝内经》,也许是太医们太忙了,他们没有时间观天观地观人事。”应永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