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1/2)
小皇帝:“……”(╯‘-’)╯︵┴┴
然后他还是下了圣旨。
圣旨下达后,天下学子纷纷激动的感激摄政王:“都是摄政王提议开恩科,才多给了我们一次科举的机会!”
作为一个来自网络遍布星际的联邦人,卫修远深知舆论的重要性,从他起兵清君侧之前就利用舆论给大庆朝廷扯掉遮羞布,清君侧后他又将承恩公等官员的罪行公布天下,再命人暗中煽动,即使这些官员们背后的利益网盘根错节,也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这些文官的名声扫地,相应的卫修远也就成了清洗贪官污吏还大庆朗朗乾坤的好人了。
卫修远做这些事,倒也不是那么在乎名声,而是为了让自己日后行事更加方便。
否则他要是被文官团体先下手为强的塑造成迫害读书人的大反派,令天下读书人反感,他后续改革大庆弊端的行动没了足够的人才支撑,岂不是很尴尬?
掌控舆论的好处现在就显现了出来。
别看卫修远将大批文官下大狱了,但他在民间和读书人之间的名声还真不错。
而且由于卫修远如今名声鼎盛,他以前的经历早就被人扒了出来,比如说他出身寒门却用功读书,年龄不大就考上了童生,考秀才也有极大可能的。有功名在身就意味着他是读书人。
这让读书人对卫修远的认同度还是很高的,觉得他不是普通的武夫,对他极为推崇。
于是读书人们在得知卫修远会去从军,是因为他学习比县令之子优秀,就被县令之子彭耀祖当街毒打重伤,县令为了解决后患送他去边关想间接弄死他,顿时一个个群情激昂,愤怒不已。
一个小小县令之子竟敢如此猖狂,县令竟然也这么草菅人命!应当明正典刑!
就连倒霉惨死的原主两次没能考上秀才,也被人脑补成是被彭县令做了手脚害了,否则摄政王怎么会考不上秀才?
至于彭县令一家子,早已在卫修远从军原因被扒出来后,彭县令就被上司连忙用各种罪大恶极的罪名下狱判了秋后处斩,只一个傻了的彭耀祖和其母相依为命,下场凄凉。
对彭县令一家子,不光是那些推崇卫修远的人有恨意,就连那些被卫修远的屠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低头的利益团体也对彭家恨之入骨——要不是这个见鬼的彭县令做出这种骚操作,卫修远就不会从军,更不会在军中出头上位做了将军。若是卫修远按部就班的考科举,现在说不定连进士都没考上,还是个学子呢!何至于如今他们头顶上压着一个掌控几十万大军能决定他们生死的摄政王?
当然,这些人也没考虑过,若是卫修远不从军,西戎在大庆朝廷求和派各种神助攻骚操作之下,直接攻破阙玉关该怎么办。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