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沸腾的双水湾【大章(2/4)
恐怕供销社扭头就会去通知派出所。
基于此,所以孙向阳才给康明远打去电话,希望对方帮帮忙,同时也告诉对方剪纸画的进度。
目前,双水湾每天可以稳定产出十幅合格的剪纸画,主要来源于郭珍跟她的女儿,以及孙跳跳的奶奶。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量也会稳定的增加。
基本上正月底,就可以完成任务了,这会告诉康明远,他也能直接通知香江那边,等正月底,或者农历二月初,直接派人来验收就可以了。
在电话里,康明远听到他的求助,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毕竟孙向阳只是没有票,加上买的东西太多,又不是让供销社免费提供,对康明远来说,真的只是一件小事。
但孙向阳却明白,票也是能卖钱的。
不管粮票还是肉票,乃至布票,白糖票这些,都能卖钱。
一些不紧销的物资,没有票的话,价格贵一些也会卖给你。
这在无形中,也帮孙向阳省了不少钱。
只不过这种事情没法拿到明面上来说,毕竟买票,是不被允许的。
况且,一些单位年底给工人们发福利,真以为是拿着票去买?
基本都是批条子,然后直接去提的事情。
虽然也会给钱,但同样不需要票。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陈凯才答应的这么痛快,尤其是听到孙向阳只买五千块钱的东西,心里也松了口气。
总供销社下的通知,他都以为要把供销社搬空呢。
结果就五千块?
对于双水湾来说,五千块也是笔大钱。
可只要看看供销社外面围满的人,就知道,五千块对供销社来说,甚至都不够半天的销售额。
“孙同志,这是供销社的商品名录,你们照着这个选,选中了什么写下来就行,一会我找人合计出来。”
陈凯拿过早就准备好的本子递给孙向阳。
“七婶,你来选吧,就你之前说的那些,按照一个人十块钱的标准,五百人。”
孙向阳则将本子给了金香兰。
之前还一个劲‘许愿’的金香兰,这会反倒是打起退堂鼓。
“向阳,真要买这么多?要不还是少点吧?”
“没事,钱都取了,不花完带回去有什么用?”
孙向阳却摇了摇头。
“那,好吧。”
金香兰最终还是点点头,只是心里有句话没说。
花不完带回去,怎么会没用?
那可是真金白银的钱啊。
放在大队的账上,看着都安心。
于是,金香兰拉着孙庆余跟孙庆武到一旁商量起来。
“孙同志是京城来的知青?”
斟酌了下,陈凯好奇的问道。
之前那名售货员跟他的说的话,他可没忘记。
而且,也似乎只有这个理由,能够解释孙向阳是怎么让京城那边供销社给他这边下通知的。
再加上,孙向阳的气质,还有普通话,一点都不像双水湾这个穷山沟能‘长’出来的。
“不是,我是土生土长的双水湾人。”
“双水湾的人?”
陈凯更加纳闷了。
“对,不过我婆姨是京城来的知青。”
孙向阳多多少少透露了些,他明年恐怕少不了跟对方打交道,自然没必要藏着掖着。
“婆姨?”
这个消息对陈凯而言,远比孙向阳自己从京城来的知青更有震撼力,然后忍不住多打量了孙向阳几眼,心里开始泛酸。
果然,城里来的姑娘,压根就不在乎农村不农村,长得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也说明,人家那婆姨家里,关系硬。
这要是哪天回城,再把对方往城里一带,妥妥的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
“了不起。”
陈凯最终还是没忍住,对着孙向阳比了个大拇指,但说起话来,也明显比刚刚随意了许多。
这边两人聊着,那边金香兰经过一番商讨,终于选掰着指头选完了要买的东西。
虽然孙庆余跟孙庆武也提了点意见,但基本还是之前金香兰许愿的那些。
既然当时孙向阳没反对,说明他也同意。
“向阳,我们选好了,你看看。”
金香兰将写好的清单递给孙向阳。
因为那份名录上不仅有商品,后面还标准着价格。
孙向阳接过名单看了起来。
白面十斤:元。
棉布六尺:元。
白糖二斤:元。
桃酥二斤:元。
粉条十斤:元。
盐二斤:元。
醋五斤:元。
糖二十块:元。
火柴十五盒:元。
只是扫了一眼,孙向阳就算出最后的总价,十元。
不多一分,不少一分。
也难为金香兰三人,把控的这么准。
而且上面的东西,基本都是些日常用品,的确是大家迫切需要的。
“陈主任,这是名单,你看看,一共要五百份,正好五千块。”
刚刚交谈中,孙向阳已经知道对方的名字。
“好,我看看。”
陈凯接过名单后,认真的看了起来,旁边金香兰三人立即忐忑起来。
之前在听到不要票后,他们都起了点小心思,这笔买卖,不仅不亏,如果反手一卖,绝对能赚到更多。
当然,这是给大家发的福利,肯定不可能卖。
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