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2/2)
有不少的百姓还真的相信了,甚至自我发散,增加了许多剧情。
其他的败坏柳仙神殿的名声啊,暗地里抢信徒啊,这些事屡见不鲜。
柳仙似笑非笑的道:
“陛下何必明知故问呢,道门抱成一团后力量可是不小呢,您朝中的大臣们不也有不少为道门驱使吗?”
道家信仰扎根几千年,其底蕴是极其庞大的,就算凌潇双管齐下,一时间也没可能掏空。
还有一些是无形的东西,根本不是一个建立不久的柳仙神殿能够媲美的。
现在自己到了关键时刻,任何一点威胁都要提前清除,她要保证自己拥有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
朱元璋一噎,直接道:
“朕可以出手,但是必须有个限度,不可能付出太多代价。”
他给了底线,手段也很简单,直接以势压人,从今日起就派兵把道家叫的上名的门派都给封了,许进不许出。
但是时间只到柳仙渡劫结束,而且只封门,其他皇帝都不做。
凌潇也明白,这位皇帝赤裸裸的把等价交换摆在明面上。
一分钱一分货,皇帝只愿意付出这么多去交换柳仙的“预言”。
在一旁当壁花的朱标和朱棣看来,原本该威严万方的皇帝,和理应不理人世高高在上的妖仙,谈起交易来却如凡尘中的商贾锱铢必较。
朱棣眼中有了一丝明悟,不管是谁都能被利益打动,关键在于利益够不够大。
又来回争锋了几回,条件终于达到凌潇满意的程度。
柳仙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成交。”
最紧张的环节结束,气氛顿时和缓下来。
“陛下准备什么时候用掉这两次机会,本君渡劫之人不远了。”
意思很明显,要是不趁早,这位妖仙忙着渡劫,可没时间去履行约定。
“不远,不远,就在三日后的早朝。”朱元璋笑呵呵的喝了一口茶,咂咂嘴道。
这下连凌潇都有些好奇了,正统皇朝的早朝参与的官员不下三四百,朱元璋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听后世子孙的预言。
就不怕有些“丑事”被爆出来,让人嗤笑。
不会吧,不会吧,难道他觉得自家皇朝能千秋万代不成,不然怎么这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