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2/2)
他重新打开和苏青染的聊天对话框,这次却是许久都打不出字来。
反倒是苏青染先发消息:“我要准备登机啦,下了飞机再联系你。”
江辰凛说:“好。”
*
从京市飞乌鲁木齐,再转于田,路上差不多就得十来个小时。
苏青染到那边酒店安顿下来,已经是半夜三点。
好在那边和京市还有两三小时的时差,公盘也是要上午11点才开始,所以她有足够的时间补眠。
从开始学雕刻起,苏青染一直稳扎稳打,在去年其实就能去考大师证也没有第一时间去考。
而有同行则是用自己师父的作品,落自己款去考证,比苏青染晚入行、拜的师父也不如苏青染的,却还先拿下了各种名目的证书,装裱在陈列架上看着那叫一个荣耀傍身。
但苏青染除了十四岁时候参与过一个少年雕刻大赛,得了金奖外,这些年反倒是沉寂了。
不少圈里人都在说,洪懿儒大师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小徒弟就是个过早陨落的少年天才,这辈子最响的名头,也就是洪大师的徒弟这一个称号了。
苏青染年少时候也曾在意这些看法,也想过要不要多做点雕刻品去各家展出证明自己,但父亲却对她说,别人怎么看没关系,就像是他们苏家的饮料,从默默无闻到街知巷闻。
时间总会证明一切。
今天是于田这些年第一次开公盘,这附近有多个场口,但因为交通运输不便,所以大多数公盘都在内地。这次要不是有几位圈内大佬刚好都在这边,也不会选址在这里。
此刻,来这边的除了向苏青染这样的雕刻师和收藏家,更多的都是过来拿货做生意的。
这些年和田玉价格疯涨,可毕竟是非可再生资源,很多场口越挖越深,却根本不出什么东西。
于田这边很多场口,则是早就已经封矿多年了。
翟维带着苏青染先去见了同行朋友,去了他在公盘附近的工作室。
苏青染一眼便看到了那块若羌黄口的料子。
“都是多年老朋友了,我也不虚报价,一口价六百万,你们如果能定,其他人出多少我都不卖了。”
卖家苏青染以前也见过,他下面有几个场口,真真算得上是一手货源。
翟维和苏青染拿着专门的手电,挨个儿检查这个黄口料的皮和内里、所有的欠裂走向、肉和色的均匀度。
许久,翟维和苏青染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六百万的石头,对方没有虚报,算是比较实在的价格,显然也都想进一步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