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1/1)
高雪薇只觉得冷风拂面,她心中的千言万语还未出来,便被寒冰冻结在胸口,堵塞的心头发痛。高雪薇自然知道,谢陵口中所说的妾室,是葡萄。王贵女的结局,已经让高雪薇对葡萄心生警惕。如今谢陵的一番言语,明面上是贬低葡萄愚笨不堪,实际不是在劝解高雪薇,待她嫁进去国公府,身为妾室,所需要做的一切,包括早晚请安,伺候主君主母用膳,如此等等,葡萄都不用去做。高雪薇若是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妾室,便不用再商议婚事。
心中的恨意逐步蔓延,高雪薇不恨谢陵,只去恨葡萄,恨她狐媚子作态,在自己尚且未进门之前,便被谢陵干脆利落地给了个下马威。至于拒绝这门婚事,高雪薇却是想都没想,国公府世子爷的婚事,是上等中的上等,没有人会想要推拒。更何况,高雪薇对谢陵有情意在,更不会推开谢陵,让他另寻婚事。
高雪薇指尖泛白,脸上扯出端庄温和的笑容。
“谢郎君多虑了,我无不允的。”
听到高雪薇唤他“谢郎君”,谢陵难以克制地想到葡萄,他暗自想到:葡萄的声音更轻更柔,唤起来娇滴滴的,更加……悦耳动听。
高雪薇笑道:“妾室而已,谢郎君若是中意,养在府上,当个逗趣的玩意儿,又有何妨。”
第37章第37章
谢陵同高雪薇的婚期定下,庆国公府不日便要迎来新的世子妃。谢秦氏为此忙里忙外,十分劳碌,府中的丫鬟小厮也是来去匆匆,随时等候着领差办事。如此一来,越发衬托得葡萄的闲香苑冷寂,仿佛是被人遗忘的一隅,无人问津。
葡萄几次三番想要悄悄离开国公府,但无论她是从正门光明正大地走出去,还是趁着夜深无人,试图从偏僻小门离开,她总是会被一脸严肃的侍卫拦下。
那侍卫举起手中的佩刀,冷声道:“世子有令,无他允诺,葡萄姑娘不可离开国公府半步。”
葡萄气极怨极,面对着侍卫,她甚至一气之下脱口而出道:“他难道要将我困在这里一辈子……”
侍卫仍旧冷冰冰的,只道:“请葡萄姑娘回去。”
葡萄只好原路而返,她绕过亭阁,走过游廊,漆黑的眼珠中,倒映着晃眼的光亮——那是悬挂于屋檐下的大红灯笼。烛光明亮温暖,葡萄却眼角微湿,她想起了自己成亲时的场景。那时,纵然程阿婆和葡萄耗费许多功夫,翻修屋子,剪贴红纸贴在窗棂上,却无法掩藏葡萄的家境寒酸。也是在那时,葡萄以为自己遇到了此生最珍视她的第二个人,她心甘情愿地,充满期待和憧憬地将自己,交给了谢陵。
但如今,谢陵又要成亲了。
葡萄柔软的唇瓣轻轻发抖,心中是说不出的难受苦涩,她想道:谢陵应该是不会欺骗高雪薇的罢,毕竟高雪薇家室颇高,又懂读书识字,谢陵怎么会舍得骗高雪薇呢。谢陵会欺骗的,从来只有葡萄这个卑微不堪的人。
谢秦氏忙碌了几日,经钱嬷嬷提醒,这才想起来还有葡萄这么个人。并非是谢秦氏有意忽略葡萄,而是葡萄性子安静,不比谢国公的其他姨娘,每几日就要折腾一番,不是拈酸吃醋,就是为争抢什么新衣裳新首饰,而闹得不可开交。葡萄不同,她自从进国公府以来,便温顺地待在闲香苑中,除了前些时日过于黏着谢陵外,她整个人,竟没有什么错处。
谢秦氏心道:既然高雪薇要嫁进来,日后便是世子妃,也是以后的当家主母。葡萄身为谢陵的妾室,理应知道一些规矩,最好妻妾和睦,不让谢陵担忧后宅才好。
钱嬷嬷便奉命将葡萄领过来,谢秦氏正饮着新进的玉叶长青,见葡萄进来,轻轻放下茶盏。谢秦氏正想要说些什么,却见葡萄比之前越发消瘦,若是说,之前的葡萄是因为整日吃不饱穿不暖而身姿纤细,如今的葡萄,便是眉眼带愁,一副病美人模样。
谢秦氏面露惊讶,忙招呼葡萄上前。葡萄缓缓走了过去,她的柔荑微凉,被谢秦氏包裹在掌心。
谢秦氏道:“怎么消瘦成这个模样?是底下的丫头欺负你了。”
原先,谢秦氏还觉谢陵惩戒丫鬟一事,过于兴师动众,待看见了葡萄,谢秦氏方知谢陵所为,并无甚不妥当。这些欺软怕硬的丫鬟们,怎么能把葡萄欺负成这种模样,谁来了国公府,不是脸颊圆润,葡萄这般,恐怕连饭菜都未吃饱过罢。
葡萄轻轻摇首,没有想把自己的消瘦模样,推到那些丫鬟们身上。因着置备谢陵成亲之事,众人都忙的脚不沾地,偶尔会顾不上葡萄的膳食,但却从未有过以次充好,皆是荤素都有,外加一味或咸或甜的汤水。但葡萄吃不下,她问过丫鬟们,妾室在主母面前,应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