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南音姑姑高义! 葫芦兄弟给人勇气(2/2)
管事的这才明白了过来,忙笑着道“原来如此,贝子爷与富察大人有何事,尽管吩咐小的,小的定竭尽全力去办。”
齐格和这位姓富察的员外郎,将管事所说的产量查实以后,就赶回了京城,将情况禀告给了康熙。
康熙又惊了一回“竟是这般多”
南音说保守估计是一万斤,可见南音还是太保守了。
齐格和富察员外郎还从庄子上,取了一些玉米、土豆和红薯过来,呈给康熙。
齐格悄悄比划过了,南音说的一点都没错,这土豆竟是比得上他的拳头大了。
康熙看着粗壮的玉米棒子、硕大的土豆和还沾着新鲜泥土的红薯,又上手掂了掂,确实十分沉。这么沉的分量,加上结出的更多的果实,产量确实能达到惊人的地步。
康熙深吸了一口气后,道“南音捐赠粮食赈灾一事,齐格你熟悉庄子上的事,就由你与南音和庄子对接,富察隆之,你就负责替户部接收粮食一事。”
“是,圣上”
随着齐格来对接捐粮食一事,南音也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庄子,产出了多少粮食,忍不住高兴得蹦了起来“真是太棒了”
这康熙还真挺大方,赏给她的庄子,田地的质量都不错,优质的种子才能发挥出潜能,产出这么多粮食。
齐格笑眯眯地看着南音蹦跶,道“我现在终于知晓,你开善堂的底气是来自哪里了。”
一个庄子一年能产这么多粮食,确实不怕养几百个小孩。
南音拨了拨嘴角的发丝,道“我早就与你说过的,你不曾信我。”
齐格忙道“小的再也不敢了。”
每次南音听上去十分夸张的话,其实都很真实,甚至有些保守了,不仅是齐格,连康熙都已经反复被教训了。
说起善堂,南音忙问善堂有没有安然度过大地动。
这两个月她都没出过宫,连安排善堂应对地动的事,都是草草交代了齐格一番,并未做过细致的安排,所以南音一直担心着善堂。
齐格道“姑姑放心便是,在神龟与天石预警大地动之前,我便按照你的吩咐,找了工匠将宅子修葺了一番。后来有了示警,又按照你传来的消息,让善堂的人,练了几次地动中逃生。这次地动善堂也准备充足,孩子和做工的人连轻伤的都没有。”
幸好,这个时候齐格依旧认为,南音让他找人修宅子,是因为他的宅子太久没人住了,为了安全着想,才让他找人修葺一番的,没和大地动这个事儿联系起来。
听说善堂的人都好,南音也就放心了。
“哦,对了,前些时候,善堂招了个带着女儿的寡母,大地动将她们母女栖身的棚子震塌了,我便让她们两暂住在善堂了。”
南音点头表示知道了。
说完了善堂的事儿,还要办捐赠这个正事儿。
两人按照律法的要求,写了捐赠的文书,南音签了字,又摁了手印后,问齐格道“回头,你能帮我把庄子上剩下的粮食卖了么”
这一季丰收了,除了五成捐给朝廷赈济灾民,还有一半留了下来,分一些给佃农和长工们后,还能剩下几万斤。
南音这儿,一年吃个几百斤都够够的了,剩下的除了一部分可以留作善堂的口粮,大部分都能卖掉。
齐格爽快地应道“那是自然只是得我忙完这段时间门,这救灾赈灾之事,属实是繁杂。而且这七八月里,也是粮食价贱的时候,不如再等等。”
南音道“倒也不必特地等好价的时候,我这玉米、土豆、红薯,可都是难得的好东西,随时都能卖的起价的。”
这倒不是南音吹牛,这年头的玉米、土豆、红薯的品种,都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根本没有过改良,她兑换的种子种的,不仅产量遥遥领先,口味更是一骑绝尘。
齐格应道“那行,回头定然替姑姑办得妥妥的。”
将善堂的事和庄子上粮食的事,都一一交给齐格后,南音总算能放心一些了。
康熙听说南音想卖粮食,便直接吩咐齐格道“朝廷直接买下她的所有粮食,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办。”
齐格问“那这价格”
“按当今市面上的粮价,再加两成。”康熙十分干脆道。
齐格反而是犹疑的那个“圣上,这是否有些不合规矩”
朝廷会出手平抑粮价,回收市场上多余的粮食时,从来都不会出高价的。有时候官府出面,给的价格还要比世面上的价格低两成。康熙现在竟然给高了两成,以前可没这个先例啊。
康熙似笑非笑地看向齐格,问“你是在怀疑朕的用意”
齐格忙抱拳作揖回话道“臣不敢,只是这收购粮食,还要去户部要银钱,若没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户部手里的银钱怕是抠不出来。”
康熙这才解释道“南音捐的那部分粮食,虽说是捐给朝廷,却只是经过朝廷的手,送到灾民手里,我们不可截留。可是齐格,你难道不想要她的种子吗”
南音种玉米种土豆的方式,康熙早就了解过了,确实是非常适合不同作物的种植方法。
可是康熙翻遍农书,并不觉得光是改了种植方式,就能让粮食的产量,提升那么多,思来想去,最有可能的因素,还是出在种子上。
齐格一下子明白了康熙的意思。
买下南音的那些粮食,并不是像这批南音主动捐赠的一样,直接分发给灾民,度过此次地动之灾,而是要作为粮种进行留存的。
这些粮种,哪怕只有南音庄子产量的五六成,对于大清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粮食的丰产,不仅仅是改善民生那么简单,更是关系到国力的提升的,连在平叛这样的事上,朝廷的底气都能足许多。
“是臣这就去办”理解了康熙的用意以后,齐格便没有了任何疑虑,立马就飞奔着去办事了。
康熙背着手,伫立良久,他知道南音所用的种子非同寻常,曾经也生出过强烈的探求欲望,但这次大地动的事,给他提了一个醒。
世界上,神异的东西多了去了,不可能事事都去了解清楚,即便是身为帝王,也要有敬畏之心,不可以越界了。
所以,对于南音,康熙决定留些空间门给她。
而齐格离开养和殿后,养和殿的众人,也知道了南音将庄子上所产出的一半粮食,都捐给朝廷赈灾的事了。
这些人作为普通人,也更能体会普通老百姓遭灾以后的难处,于是纷纷发自内心地夸赞南音道
“姑姑高义”
“姑姑不愧是姑姑,真了不起”
“那么多粮食,都够一个人吃一辈子了吧”
“换做是我,我就没法那么爽快地拿出来。”
对于这些夸赞,南音过了过耳就算了,并不放在心上,毕竟也不是为了别人的夸赞才捐的粮食。
不过,几个小家伙对捐粮赈灾的事,有些好奇,纷纷和南音问起了这个事情。
赛宝好奇地问“什么是赈灾”
这个事儿,太子跟在康熙身边,比其他孩子都明白,便解释道“就是赈济灾民啦。每次遭了灾,许多人就吃不上饭,没地方住,就要朝廷给他们发放粮食,帮他们度过难关。”
这个解释算得上是通俗易懂了,南音怀疑康熙也有意和太子解释过这些。
几个孩子听了,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胤褆道“所以姑姑将庄子上的粮食捐出去,就是帮灾民们填饱肚子,对不对”
南音点了点头“是呀,这次地动,三河县和平谷县两地的灾民,都离开了自己住的地方。他们原来生活的地方,房子震塌了,没法住了,田地也乱七八糟了,没法种了,一切要重头再来。姑姑捐的那点粮食,只能帮他们暂时填饱肚子。他们要重新住上自己的房子,要有自己的田地,还需要朝廷官府帮他们一把呢。”
赈灾这事儿,主要功绩还是朝廷的,南音可不想和官方抢功劳。她捐了粮食,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而已。
和馨问“那姑姑,我也想帮一帮他们,可以吗”
静宜想了想以后,也道“肯定也有许多像咱们一样的小孩子,那么小就要跟着阿玛和额娘逃难,怪可怜的。”
说着,还叹了口气。
南音发现了,静宜这小姑娘,同理心是最强的,她总是能轻易地共情到别人的苦难和难处,总会为别人的困境,而心生悲悯。
胤祉这时才插了一句话“或许有些小孩,连阿玛额娘都没了。”
这话说得静宜眼眶都红了“姑姑,我也想帮帮没有了阿玛额娘的小孩,我要怎么做”
太子问“我能赏小金鱼和金瓜子,给那些没了额娘的小孩吗”
一说到别人没了额娘,太子可就立马能理解别人的可怜之处了。
胤褆没有太子那么富有,只好道“我也攒了一些金银玩意儿,可以赏给他们。”
和馨问“除了金的银的那些,首饰和衣裳可以么我有几身不错的衣裳,可以给和我一样年纪的女孩子穿。”
赛宝一直低着头,就着几根手指掰来掰去,虽然南音已经教了他们十以内的加减法,可数量大了,赛宝就有些算不清了,听到哥哥姐姐们都有好东西,急忙道“我我可以少吃一些,每日省下一些口粮,给那些受灾的小姑娘们。”
胤祉道“乌库妈妈和玛嬷过年给的压岁钱,我还留着,也可以给他们用。”
南音拍了拍每个人的头,道“你们有这份心,就是很好的孩子了。要怎么帮到那些受灾的灾民,待下次梁公公过来的时候,咱们问问他好不好梁公公跟在圣上身边,定然了解这些事宜。”
孩子们爽快应道“好”
只是没多久,又有些心急了
“梁公公今日还来不来几时来呢”
“要不,我还是去找皇阿玛问问吧”太子有些心急道。
和馨还是稳重许多,阻拦太子道“皇阿玛那边定然正忙着呢,为了我们几个的小事去耽搁皇阿玛的时间门,不值得。咱们还是听姑姑的,待梁公公过来,问问再说。”
梁九功来得倒也快,这日傍晚时分就来了,还送来了一车新鲜的瓜果。
“这里一半,是姑姑自己的庄子上产的,贝子爷担了运粮这活儿,就顺便捎带了一些过来;这里的另一半是圣上赏的,都是新鲜时令的吃食,是给小阿哥小格格们,还有姑姑加餐的,这地动期间门也莫要误了用膳之事。”
南音看到那鲜红的西红柿,惊喜不已“连番茄都给我捎来了那可真是多谢了”
梁九功笑眯眯道“姑姑不必客气。”
南音让阿荣和田翠儿将西红柿拿下去,直接打来井水洗一洗,就自己带头直接拿了一个啃了起来。
小家伙们见南音直接生啃,也纷纷主动上前选了自己喜欢的西红柿,学着南音的样子直接啃了起来。
只是西红柿有他们半个脸大,没一会儿,每个人嘴边就都有了一圈红红的番茄汁。
“不甜不酸。”胤褆最先评价道。
赛宝滋滋地吸了两口番茄汁,道“好吃”
但也有不太能接受的,胤祉啃了两口后,就兴趣缺缺的“没有西瓜甜,也没有黄瓜脆,一般般吧。”
眼看胤祉不想吃了,南音道“小阿哥不想吃便放在那儿,待会儿我给你做成糖拌番茄吧”
胤祉舔了舔嘴角的番茄汁,道“好吧。”
只是,胤祉还没来得及放下,就被伸长脖子的老乌龟叨走了手里的番茄。
老乌龟吃番茄也吃得汁水四流,实在是没什么吃相。可是看它那速度,就知道这番茄还挺对它胃口的。
再看这院子里的其他人,每个人都抱着一个番茄啃得欢实,只有梁九功还在一旁看热闹。
南音直接拿了一个洗净的番茄递给他“公公也尝尝吧”
见神龟都啃了这番茄了,梁九功虽然还有些疑虑,但还是接了过去,直接啃了起来。
吃了两口后,梁九功才发现,这番茄还挺对自己的胃口的。
正如胤祉说的,番茄没有西瓜甜,也没有黄瓜脆,但口感颇有些新奇,关键是汁水儿足,在跑前跑后忙活了一整天后,生吃一个还挺舒坦的。
见梁九功挺喜欢,南音便又塞了几个给他“公公喜欢,便多吃一些吧。”
梁九功也就不和她客气了,直接兜了起来,又问“姑姑刚刚说的那个糖拌番茄,该如何做”
“那个简单,就是将这番茄切成块儿,然后撒上白糖就行。”
这做法确实简单,梁九功点了点头。
“对了,公公可知道,这糖拌番茄,还有一个别名儿”
梁九功好奇地问“什么别名儿”
“雪封火焰山哈哈哈”
梁九功看了看火红的番茄,又想起雪白的白糖,在红色的番茄上撒一层厚厚的白糖,可不就跟火焰山上下大雪了似的
“姑姑真是巧思啊”梁九功反应过来后,也忍不住笑了。
南音忙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
梁九功走后,南音在原有的晚膳单子上,加了一份番茄炒蛋,这份国民菜式,一下子就俘获了养和殿众人的心。
赛宝吃完了饭后,还要了半碗番茄炒鸡蛋吃完了,吃得小肚子鼓鼓的,坐在南音身边让南音帮着揉肚子;胤祉不喜欢吃生的番茄,也用这番茄炒蛋拌了一份面,吃得干干净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