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南音姑姑一定会帮忙的(3/3)
康熙吃着这香甜的玉米,突然觉得,这玉米,就算是产量比普通的玉米低一点,也是值得种的,毕竟这种好吃太多,就算是卖也比一般的玉米更卖得起价。
见康熙不顾形象地啃完了两根玉米,太子就知道,自己皇阿玛也喜欢这个玉米了,立马抓紧机会给南音讨赏道“皇阿玛,姑姑种出这么好吃的玉米,是不是要重重赏她”
康熙都被自己儿子逗笑了,别家孩子都是往自家扒拉东西,怎么这小家伙尽往外送
“那你觉得,该赏她什么好呢”
太子看着那被啃光了的玉米棒子想了一会儿,眼睛一亮“皇阿玛赏她一个金玉米好了”
康熙看到那大玉米棒子,要是真用金子铸一个玉米,不得好几斤重啊
于是康熙戳了戳太子的额头“你倒是会想”
赏肯定是要赏的,不过,康熙还要打探一下,这玉米的产量如何。之前跟齐格打探,齐格也是支支吾吾的,没个准话,康熙觉得是这小子没怎么接触过农事,根本不会估算这产量。
康熙哪里知道,齐格根本不敢将管事说的亩产一千斤的估算说出来,生怕被康熙用砚砸头。
南音庄子上的玉米开始收了,庄子上要送给南音的那几筐,就是齐格帮着带回城里来的,南音又让他拿去一筐做跑腿费。
当晚,安亲王府就用清水煮了半筐。
即便没做成奶香玉米,这香味也十分馋人,不说府上几个小孩子嚷嚷着要吃,连牙口不太好了的安亲王妃,也一粒一粒地剥下来吃,这样吃了一整根儿玉米。
安亲王妃吃着的时候,还叮嘱齐格道“回头,你再去南音姑姑的庄子上买上一车回来,给京城里的亲戚,每家都送几筐去。也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放,若是能放,给关外的亲戚也要送上几车才好。”
安亲王道“关外的亲戚就再说,还是京城里的亲戚先送了再说。”
齐格顿时苦了脸“玛嬷,玛法,近些日子我在忙着济幼院的事呢,哪有那么多时间去买啊”
于是齐格又挨了亲祖父母一顿剋。
不管别人如何,南音自己先将这鲜嫩的玉米吃了个饱。
除了奶香玉米,烤玉米什么的也安排上了,导致赛宝半夜醒来都问小琴“小琴,我闻着玉米香味儿了,是谁在吃玉米吗”
小琴的鼻子哪里有赛宝的灵,吸了两下鼻子闻了闻后,道“哪有玉米的香味儿定是格格做梦了。”
赛宝正困着,倒头睡下时还嘀咕着“明早要早些起来,明早肯定有玉米吃了。”
这倒是没错,第二天一早,南音不仅准备了水煮玉米,还有玉米羹和玉米饼,可让小家伙们过了一回嘴瘾。
香香甜甜的玉米,就是这些小家伙近期的最爱了。
他们的地震求生演习结束后,南音更为纠结的是,要如何告诉所有人,特别是康熙,在七月二十八,河北的三河县和平谷县会发生大地震,会波及京城,并且让所有人相信呢
系统查古阅今,都没能想出很好的办法。
南音在葡萄架下啃完了一根黄瓜后,终于下定了决心道“不能拖下去了,再拖就没足够的时间,给灾区的人转移了。”
系统问“那你想要怎么办”
南音道“a方案和b方案同时进行的话,现在的好感度足够兑换吗”
系统沉默了一会儿,经过了一番计算后,告诉南音道“现在康熙、孝庄太后和这些小格格小阿哥的好感度加起来的话,能勉强完成两个方案。毕竟这两个东西是要大庭广众下弄出来,又牵涉到玄学,你确定要用光好感度么”
好感度花掉了以后数值还在,不会影响到系统,但是会让南音有些束手束脚的,因为那就意味着南音会在好感度值上,一夜返贫,就像千万富翁一夜赤贫一样,系统里的东西都没法兑换了。
南音想了想近期的事,也没什么需要花好感值的地方了,于是咬了咬牙道“兑换吧”
很快系统播报道“恭喜用户,您兑换的天降巨石和千年老乌龟,已成功生成并发放”
南音晃了晃摇椅,感觉有缕缕清风吹过,道“尽人事,听天命咯”
兑换完以后,身边也没有什么变化,南音很快就在这沁凉的葡萄架下,陷入了午后的甜美小憩。
南音陷入小睡没多久,紫禁城午门门口的侍卫们,突然听到外金水桥下一阵水花声。
刚开始侍卫们没有很在意,还以为是筒子河里的鱼弄出的动静。
可是没一会儿,水声越来越大,侍卫们不放心,便派了两个人过去查看。
结果来到这金水桥头,就发现有一只巨大的老乌龟,正在努力往岸上爬。
见是一只乌龟,两个侍卫稍稍安心了,不是什么刺客或者乱七八糟的人就行。
两个人甚至还有闲情聊了起来
“这乌龟真大啊瞅着至少得有几百年的寿命了罢”
“几百年怕是不止,上千年恐怕都有了。”
“那就奇了怪了,这紫禁城的年头,加起来都不过是几百年,这千年老乌龟从何处来”
没一会儿,老乌龟爬上了岸了,昂着脖子,似是左右张望了一番后,然后选定了午门的方向,朝着门口爬了过来。
两个人吓一跳“这老东西是认错道儿了吗为什么要往宫里爬”
“等等,等等,它那背上是有什么纹路吗”
“乌龟背上不都有纹路吗”
“不是,我瞧着像是写了几个字啊”
“字不会罢”
两个人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老乌龟坚定不移地要朝着午门去了。
“快去叫人这老东西太重了,力气大得很,根本拦不住”
“好”
“对了记得叫个识字的人来得看看它背上写的什么”
午门口的守卫班房里,因为这只突然出现的老乌龟,都躁动了起来。
很快领班的头头也被吸引了来,站在了老乌龟的屁股后面,辨认着几个字“乙未年,七月二十八,河北三河、平谷两镇,大地动,震动京城。”
这文案是南音编写的,系统本想让她学学历史上的那些神神叨叨的事,把事情弄得玄乎一些,但南音担心太玄乎了,反而让那些人猜来猜去的,下定不了决心抗震救灾,所以干脆写得十分直白。
她的目的就是抗震,就是提前预警,让官府做好迁移安置工作,反正这种事儿也查不到她身上来,弄那么玄乎做什么。
南音更想写得详细一些,比如死了多少人,损失多少之类的,可是太详细了好像又容易惹人猜疑,所以就省去了那些更为详细的信息。
那识字的人读完龟背上的字,顿时大惊失色“这这这是天降预警”
周围的人也炸了锅
“大地动”
“哎呀就是地龙翻身”
“地龙翻身真的假的啊”
“就是不知道啊乙未年,今年就是乙未年啊七月二十八,现在都六月了”
一群人乱糟糟地闹了一通,还是领头的最先镇静下来“别吵了在这午门口咋咋呼呼的,是要乱规矩吗”
大家都噤了声,看着那大乌龟继续执着地往午门爬去。
过了好一会儿,有个声音弱弱地问“头儿,要把这老乌龟,送回筒子河吗”
领头的眉头皱得死死的,虽然平日里,玄乎的事儿听得不少,但是真发生在眼前了,还是忍不住有些慌了神。
权衡了一番后,领头的道“若只是一只老乌龟爬上来,咱们还能做主将它放回去,可是它背上的字,关系重大,还是先禀告圣上吧”
众人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连连点头“是是是,若真的有大地动,可就是关乎国体的大事了,非我们能承受得住的。”
“那头儿,你还是赶紧去觐见圣上吧”
“对了,这老乌龟,咱们要拦下来吗不能真让它进午门吧”
领头的发话道“你们要尽全力,将这老乌龟拦下,若是可以,最好将它放在什么车上,若圣上想看看这只老乌龟,也能及时送到乾清宫去。”
“是头儿”
“我得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去乾清宫一个来回,这段时间里,你们可要看好这老乌龟,也要守好午门”
虽然领头是这午门值守的头儿,可是相对于皇帝来说还是个小卒子,这时候去求见皇帝,能不能见到,要等多久才能见到,都是未知数。
看着七八个壮汉,都拦不住那一直朝着午门爬去的大乌龟,领头赶紧朝着宫里跑去。
到了乾清宫时,他的运气比较好,康熙并未在见大臣,一听说是午门值守的侍卫求见,立马就将他召了进去。
康熙本以为,会听到有什么人在午门闹事之类的,结果听到了这个。
“你是说,筒子河里爬上来了一只老乌龟,比磨盘还大,背上还有字”
侍卫伏在地上,语气中透露着紧张“回圣上,是的乌龟背上写着乙未年,七月二十八,河北三河、平谷两镇,大地动,震动京城。”
这一路,他都是念着这句话过来的,生怕记错了或者漏了一个字。
康熙吃了一惊“什么”
竟然还会有预言大地动的事情发生
“小的所言字字属实那乌龟还一直往午门爬,小的们试图将他引向别的方向,可那老乌龟对小鱼小虾丝毫没兴趣。用长矛戳,龟甲却坚硬如铁,大刀劈砍上去都不见一丝痕迹”
这样一来,事情显得更加玄妙了,连刀都劈砍不出痕迹,那龟甲上的字又是如何刻上去的呢
康熙思索了一会儿后,道“先不用拦着它,看看它是否真的要进宫里来。”
这领头的想了许多种皇帝会有的反应,没想到皇帝会直接将老乌龟放进宫里来。
“是圣上”领头的领了命,就赶紧回去了。
康熙想着老乌龟的事,心里头怀疑着,这老乌龟身负什么责任,所以要进宫来朝见他。
接下来,关于老乌龟的消息,不断地被传到了康熙面前
“老乌龟进了午门”
“老乌龟爬过了内金水桥”
“老乌龟进了太和门”
康熙稳坐在乾清宫里,感觉这老乌龟爬的还挺快的,而且看它前进的方向,就是朝着乾清宫来了。
同时,紫禁城的护城河筒子河里爬出了一只老乌龟,身负预警大地动的重任,要去乾清宫觐见皇帝的消息,也在宫里传开了。
许多人开始还不信,一直到不少人亲眼看到了那比磨盘还大的老乌龟,被十几个侍卫护送着往乾清宫去了,才没那么多人质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