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让喜欢的人跟自己表白才有意思(3/4)
再者,他刚才观察学生的动态,大家都把卷子拿出来了,只有顾许在那发呆,他得提醒一下他。
“老师,我可以读!”顾许接话。
杨万里不服:“你能读,那你刚才怎么不说话。”
顾许淡笑:“我刚才是快速把整个题看一遍,以免有遗漏。”
顾许说着开始读题。
他流利的把文言文读完。
沈韩阳内心惊讶,称赞:“顾许同学读得很好,一点也没读错。这篇文章考点是‘之’字。”
沈韩阳每次读文言文都会让学生站起来一字一句地读,因为文言文有很多通假字,语法也跟现代的语法不一样。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听出他们的一些问题。
他感觉,顾许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没想到,顾许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真是让他意外,同时,他也为学生的进步感到骄傲。
沈韩阳点点头,示意顾许坐下,他继续讲课:“我以前上《兰亭集序》的时候,就说过,要想学好‘之’字的用法,一定要把《兰亭集序》学好,因为,它总共有324个字,其中就有21个‘之’字,我们来看第一个之字……”
沈韩阳讲解完之字,接着又开始讲下一个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这一段,可能有点超纲,我不知道你们这个年代的课本还有没有梁祝,我们以前学梁祝选段是初中的时候。
时间太久了,我不知道是必修还是选修的了。为此,我专门查了一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应该是初三音乐必修。
语文这一科要想学好,就要多看。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只要是你们学过的,无论是那一科,都有可能是出题范围。
《梁祝》最著名的就是十八里相送,祝英台一直在借物喻人,她和梁山伯,可是梁山伯傻傻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顾许不由得笑了,是啊,梁山伯好傻,祝英台表白了那么多次,他都没反应。
“好了,大家看看这道题,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贾凡真接话:“老师,为什么,祝英台不直接跟梁山伯说呢?干嘛要隐藏。”
沈韩阳有些哭笑不得,学生的思维啊,真是跳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