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3/4)
【拿了那些人?刘邦的老婆孩子是肯定逃不掉的,还有刘邦的亲爹也是最重要人质,刘邦的大哥死得早逃过一劫,刘邦二哥没能逃掉一样被关进监狱。】
【这时候的刘邦在逃往芒山的路上,自然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好在他这个人之前交友广泛,县里有萧何帮他家眷周旋,牢里的狱卒任敖也是他哥们。】
【虽然坐了牢,受了惊,刘邦的家人并未吃什么苦头,很快在萧何的担保下被放出来了。当然刘邦本人也成了贴在城门口的通缉犯。】
【通缉犯的日子不好过,山里可没有什么食物,只能跟野兽抢野果子吃,刘邦本就是不事生产的混混,这段日子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好在家眷很快被放出来,也有人偷偷接济他们,不然光凭刘邦这些人也很难熬过难熬的冬天。】
【转年,秦二世登基的第一年,开始了属于他的暴虐时代,当时秦朝也就两千多万人口,还没咱们一个直辖市人口多,秦二世动员三十万人打匈奴,五十万人打岭南,五十万人修长城,一百五十万人赶修皇陵、阿房宫,可以说将所有青壮劳力一网打尽,哪怕是秦始皇也不敢这样密集耗费劳力。】
【始皇帝虽然也修,可人修这些工程不占用农时,秦二世不管这些,只知道下令征集劳役,沉重的劳役,严酷的法律,压得天下百姓喘不过气,原六国的百姓没有享受到秦朝的福利,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沉重劳役,他们不是已经习惯了的老秦人,大泽乡一声怒吼各地起义响应,再次将这个刚统一没几年的帝国带入战火。】
秦王宫内一众官员倒抽一口气,目光看着年纪不小的李斯,佩服坐上王座上的大王。
这李斯胆子可真大,敢将陛下尸体被臭鱼烂虾覆盖,更牛的是,哪怕知道了未来,他们的大王还重用李斯,没有活埋了他。
只除掉了一个赵高草草了事。
大王心胸可真宽广。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大王留李斯一条性命,是因为他现在还有用,一旦有人代替了李斯法家人的身份……
想到困守在咸阳城内的韩国公子非,某些人像是看穿了什么。
【天下大乱,起义不断,对其他人是机会,对刘邦也是机会,天下大乱,他的罪名还是罪名吗?】
【当时原六国各地起义,沛县也响应起义,萧何
建议县令召下面镇上的人进县,县令当时应了,可看刘邦坐拥数百人之众,他又后悔了,真将人迎进城,这沛县还是他做主吗?】
【县令直接闭守城门,还打算杀了萧、曹二人,萧、曹二人接到消息立刻逃出城投奔刘邦去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二人消息之灵通,县令前脚要杀他们,后脚他们就得到了消息,这县衙已经被他们渗透了,县令虽然是沛县的县令,可这沛县却是刘邦的地盘,沛县城门虽然关了,刘邦只射一信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沛县城门打开了,天下大乱,战事迟早波及沛县,沛县父老乡亲是相信自己人还是相信一个外来的县令会守护沛县?】
【答案不是显而易见,沛县父老乡亲杀了县令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当然这父老乡亲是不是刘邦那些兄弟就不好说了。】
【天下大乱,想要在乱世中活下来可不容易,有人追求安稳度日,也有人想要建功立业,这沛县在一众青壮年中毫无疑问刘邦的威望最高,放走劳役这事,刘邦是在沛县出足了风头,他刘邦虽然是通缉犯,在父老乡亲眼里却是个敢作敢当的英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