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秦招贤 记秦国招贤求良盛会之序幕。(1/2)
029
见桑冉步子太慢,秦昭便绕到他身后,推着他走向围案。
明明平日一到进食用餐,桑冉就是仨人中最积极的那个。方才在外面还挺高兴的,进店之后他反倒不甚乐意了。
是因为多加了个人么
秦昭心中这般猜测着。
战国时代士子之间结交挺频繁的,三言两语就能变成好友知交。
桑冉这般反应,难道是因为本身害羞,更习惯循序渐进的方式
转念一想,桑冉和孙膑都能一路走到秦国,估计和卫鞅也能好好坐下吃个饭。
毕竟现在餐桌上唯一的俩人,氛围都还不错呢。
“昭和冉来了快入席。”
孙膑见到他们过来,指着身边让他俩入座。
卫鞅见状,顿时啧啧称奇。
秦风粗犷彪悍,同案分食已不奇怪。
但这三位大大方方地同案直取菜肴,还让唯一的女孩子坐在中间,着实让他触目惊心了片刻。
看他们习以为常的样子,举手投足间的熟络和亲密孤家寡人单独坐在对面案上的卫鞅,顿时觉得大块的羊肉也不香了。
“昭昭,别吃这个菜,苦死了膑,我与你何仇我的舌头”
“是吗我尝尝,呜先生,为什么点这个”
“吃不下那好,跟我回齐国去吧,毕竟来秦国,昭以后只能吃这等苦蕨了。”
“放下,我一人就能干掉它”
孙膑欲取走装苦蕨的豆,被秦昭一把护住。她当即旋进口中一大箸,整张脸都被苦到扭曲。
桑冉见状,赶紧帮她夹走剩下的大半,面不改色地吃掉。这下孙膑也不光看,提起木箸,平静地向最后的苦蕨送进嘴里。
秦昭艰难地把苦蕨吞下,口中的余味依旧令人崩溃。
她赶紧抱起案上的壶,仰头猛灌。空壶之后,她大气地放下陶器。口中似被凛冽灌顶的风席卷过,苦味消散,只余草木清新。
秦昭这才发现,她刚刚喝的是酒,不黏不缠潇洒大气的秦酒。
抬头一看,在场三位青年皆对她豪放狂饮之态目瞪口呆。
“昭昭海量虽在魏时便知昭昭擅长饮酒,但这可是秦国栎阳老酒,因其废粮劲大,此次招贤才被允许售卖给列国士子昭昭之气量,鞅自叹弗如”
卫鞅对秦昭举爵一饮,以示敬佩。
但他话一出,桑冉便不满了。
“你就是卫鞅在魏国你就带昭昭喝过酒竖子居心何在且慢,你怎么能叫她昭昭”
“看来你便是桑冉君子能以昭昭唤她,鞅亦可。鞅向来身正影直,既无居心,话亦投机,何以不能与她同饮”
桑冉撸开衣袖,似要与他争个高下;卫鞅向来软硬不吃,蔑视之气只差高呼“放马过来”。
墨家与法家的论战似乎一触即发。
“昭”
“呜,别吵,头好晕”
孙膑连忙伸出手,接住了头往下栽的秦昭。
酒劲似乎上来了想想她今日经历刺杀,心神震荡,再千杯不醉的人,一壶秦酒下去,不栽才怪。
“还是先生好祖宗们不要吵架要团结,要建秦”
秦昭枕着孙膑的手,迷迷糊糊地说着醉话。
可不是醉话嘛哪有人管一三十岁青壮小伙叫“祖宗”的呀,他们可还没变成宗庙里的牌位呢
况且又不是同族,就算是“祖宗”,他们的牌位也摆不到一块儿去。
“昭看来醉了,想必今日太过劳累。冉和鞅还要继续吗,膑倒是可以给你们作个见证”
孙膑将秦昭放置腿上,笑着提议。
桑冉连连摇头,提起木箸开吃。卫鞅也松了气势,抿着酒,视线在三人身上来回。
看来,留秦对孙膑并非首选,桑冉了解不深不好判断
但卫鞅可以确定,若他决心在秦变法,想要与孙膑这种对胃口的人共事,最需要要绑住的人是秦昭。
卫鞅笑笑,放下酒爵。
他起身拱手,向对面之人邀约。
“三日后,秦君招贤大会,鞅可否有幸与诸位同观”
秦国国都,栎阳,秦王宫。
“渠梁,渠梁哎”
赢虔迈着大步朝内殿疾行,大声呼喊秦国新君的名字。
秦国境内,朝野上下,敢如此放肆大胆的直呼国君之名的,也只有他这位上将军、国君生母以及少数几位血亲长辈了。
“呔这天都黄昏1了,殿中为何不多点些灯2秦伯何在秦伯”
殿内光线昏暗,赢虔差点被不知哪来的案几绊到。
身为能御马仗剑的猛将,赢虔虽不至于踉跄摔倒,甚至连痛感都没啥感觉。但直性子的他免不了骂上一句,招呼内侍掌灯。
被唤秦伯的内侍是秦献公嬴师隰在世时就在内殿的老人了。为人心思细致、忠心护主,被献公赐了国氏,他几乎是看着这俩兄弟长大的。
因其年长,名已不常用,兄弟俩从小喊他“秦伯”喊惯了,这称呼就一直沿用至今。
要说为何其余六国要将秦国视作蛮夷呢,这般君臣之相,在他们眼中是逾矩僭越,是尊卑不分,是于礼不合。
但在秦国,这都不算事。
“牛羊都知这会儿该歇歇了。大哥不愧军中猛士,倒是精神得很。”
稀稀疏疏的青铜树灯边传来青山之声。
秦君嬴渠梁年岁不高,却已有稳健之势。假以时日,未必不可成为比天山岳。
“若是精力没处发泄,就去殿外多耍几套剑,别在我这嚷嚷,吵得我眼睛疼。”
手中的竹简在昏黄中晃了晃,嬴渠梁头也不抬,兄弟间习以为常地拌嘴调侃,又朝右方的暗处挥了挥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