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2/2)
一面是心疼新媳妇儿,不让下地去晒,一面也是观察两个人,看看人品性情。
确定了柴爱花性子踏实,没有那么多“不好的品性”,这才敢带她出来。
这样的事儿在枫桥镇不少见,都是穷闹的,娶个媳妇儿掏空家里的老底儿,就更加看得严。
柴爱花说:“我说做,那我婆家那边肯定我来解决。”
英子有些不大放心,毕竟她太清楚姚家村的民情了。
柴爱花解释道:“我公公婆婆跟哥嫂们是不大敢的,但我也不要他们敢,永华能帮我就行了。”
柴爱花说:“他帮我把炉子推到镇上去,支个摊子,要有人烧火、烤饼,还得有人揉饼,有人收钱。”
“不忙的时候还行,我们俩就能做的过来,但是人一多就不行……而且我想着镇上没人卖饼子,咱们既然要卖,就得走街串巷吆喝去,不然人家也不能大老远就为个饼跑过来。”
柴爱花家里有人做这个生意,对这里的门道都清楚。
陈乔玉提醒道:“虽然现在风气松动了一些,但说不准还是会有人告状,说三道四的。”
周晓玲说就连【现代】都还有城管什么的呢。
“没错”,柴爱花看了陈乔玉一眼,“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不过今年已经好很多了,以前都是我娘拎着篮子悄悄去卖,今年我大哥他们都能在镇上支摊子了。”
但陈乔玉说得对,真要有人找事儿,那他们也得受着。
所以才不敢一两个人就去镇上,万一有事儿就白吃亏了,人越多越好,团结力量大。
她让陈乔玉放心,而后就期待地问陈乔玉跟英子:“怎么样?你们俩愿意做吗?”
英子看看陈乔玉,她心里有点儿犹豫。
她作为家里最小的,平日里受宠,也少操心,虽然玩心大,但大事儿还是得听家里的。
所以有点儿犹豫。
柴爱花有些失望——连大队支书家的姑娘都不敢,别人就更加不敢了。
“我参加。”
柴爱花眼神都落下去了,结果却听到陈乔玉斩钉截铁地一句话。
“你参加?”
“是”,陈乔玉郑重点头,“我参加,我能做饭,也去镇上走街串巷换过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