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1/2)
李丞雪正点着头心想他终于开窍了,谁知顾廉又接了一句:“已经私定终身了?”
李丞雪差点摔死在原地。
“顾内史你不要不然不知道,一知道就胡乱猜测!”李丞雪气得连比带划,教训起自己的上峰来,“你就不能做个欣赏的旁观者,去看他们接下来的发展么?”
说完,他也不打算听顾廉的胡说,扯着他到院外,继续没做完的事。
而厅内,两只手早已经分开了许久。
其实孟苍舒是真的下意识伸手搀扶萧玉吉,可他也清楚,如果是从前,他断然不会“下意识”做这件事。
有些心境早已经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悄然改变。
他倒是坦然接受,可看萧玉吉的样子,似乎还是因顾廉和李丞雪的闯入而无措。
自己的部下毁了气氛,只能自己找补,孟苍舒摇头笑笑,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般问道:“殿下,我方才听说,跟着辎重队伍抵达良慈郡的除了车夫卫队,还有数十人,他们是什么来头?”
提起正事可算救了大脑一片空白的萧玉吉,她终于开口道:“这些人来路很多,我正想问问你如今郡上哪处缺人,该如何安置。”
两人就座后,与从前一样,开始认真严肃的讨论起政务来。
“这多半年良慈郡定籍了约有一千余人的流民,他们大多是原本青郡因战乱不得不背井离乡在外,与许多青郡军将士多有姻亲,再回家中也无房无田,于是投奔过来,这些人我打算明年春日再分配郡东空余的土地,今年秋收,他们大多做帮工收粮食,居住也是在长青县城附近的村落,所以,这地方现下最缺人手,小到差役大到县衙的官吏,亭驿的啬夫小吏均还没有着落。”
因无人服侍,孟苍舒边说边主动给萧玉吉斟茶。
“还有就是郡东和郡南,有些小置因商旅增多,逐渐有人定居或开店,将来也是要发展成县乡的,应该多布派些人手。这处也是缺人。倒是襄宁城内眼下还好,原本那批人都已安顿,自郡学今年冬日后,萧内史说可以教出至少五个做得比例的十五六岁少年,我们郡衙大抵是不缺人的,前两个却是迫在眉睫。”
萧玉吉听完暗想果然是孟苍舒,一切郡内事务他都尽在掌握,尽可能放心告诉他原委:“这些缺人的地方,我带回来的七十余人除去一些侍婢和医女,还有五十人上下,均是识文断字的,他们当中有的是父皇替我自郎官中选出,路上我与他们交谈过,不敢说各个学富五车,但谈吐与学识均非等闲。”
她本以为孟苍舒听完会赞扬自己条理清晰且做事余裕,谁知对方听罢却陷入沉默。
“有哪里不妥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