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这两个家伙人好好啊(2/3)
说实话,刘泰是希望这些军史能把对士卒们来说为什么而战给解释清楚,然后让自己麾下的将士觉得自己死是有价值的。
因为华夏文化教育出来的人,从来不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小命,纯粹是看自己死得时候值不值得。
若值得哪怕赴死也人人争抢,若认为不值得那就算有中等收入水平的工作,大家也嫌弃它九九六。
所以,刘泰必须要在战争前开这会议。
因为随着自己灭石勒,擒刘曜,自己成为了大汉的执政者。
所以原本匈奴汉国一直存在的胡汉矛盾不再是最主要矛盾,而是逐渐退到了次要矛盾上,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经逐渐变成了分裂与统一的矛盾。
但这种矛盾,对受到过教育的军史们是能理解的,毕竟已经学了这么长久的历史,怎么可能不理解统一的重要。
但对底层百姓来说,他们是不理解的,甚至就算是战卒中绝大多数的战卒或是为了一口饭,或是为了军田所以加入进来的,他们不理解统一的重要。
而且这些战卒什么都不想,一路砍杀糊里糊涂没心没肺的就算了,但如果当这些战卒发出疑惑的时候,刘泰希望军史能给他们解惑,自己发动战争是为了战争不落在自己的头上。
刘泰深吸了一口气,很快这次会议结束后,这些军史也或多或少的带着几分迷茫的走出会议室,很显然上了这次会议后,军史们有的感觉热血,也有的感觉到疲惫。
不过,疲惫不疲惫的不要紧,记得把资料带回去,以后士卒们问起来有答案就好。
随着这一次会议的结束,等到这些军史回到各自的军事体系中,邺城军事也开始调度。
比如张嵩前往王桑处,比如阳裕前往周平处,又比如刘泰带上了郗鉴,羊曼、温峤、荀绰等人也率领自己的大军却是准备启程前往泰山郡。
与此同时,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开始以最快的时间把此次的决定事宜发到了赵安的手中。
赵安看到这信件后,脸色不由变了变,身边高瞻看着赵安的样子,忍不住疑惑,开口道,
“怎么了?你的脸色却不是很好看!”
“王敦谋反,大王让我率军南下临淄,做好南征准备!”赵安神色带着几分凝重道。
“先去告知刘长史与卢太守。”高瞻反应过来,果断对赵安说道,
“虽然我们军队令行禁止,想要进行转战的话非常的简单,但肉干对我们的计划非常重要,这一次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吧!”
不论是高瞻亦或者赵安,在这时候都没有抱怨任何的事。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刘泰没按照原来的计划安安稳稳的把一切都拖延到秋天再说,这本身就是因为这个机会实在是太好了。
王敦反叛所带来的晋廷上层的混乱,从而能够全面的影响晋廷的下层,这即刻便是让自己原本以为会非常难对付的兖州,司州与豫州,直接与中央断去了联系。
不论王敦成功还是失败,哪怕王敦与司马睿之间分出了胜负,但想要让他们轻松完成势力整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别得不说,就算是去支援,王敦自己敢出来支援吗?难道就不怕自己前脚跟走,后脚跟就被背刺了。
而司马睿有了王敦的前车之鉴,那司马睿哪怕是完成了平叛,那么能不能放心把这些兵权又全都交到一个人的手中,然后全心全意的去信任对方。
可以说,王敦谋反做乱本身这件事不论是成功,亦或者失败,这直接便让没参与到这次战争的州县成为孤舟,需要以自己一州的力量去抵挡刘泰整个河北的进攻。
正如此,所以这个计划很匆忙,但不论赵安,还是高瞻都非常清楚,刘泰做出这样的决断没有什么错误,因为就算是换了自己也会执行下去,因为这机会实在太好了。
很快的,不论是刘翰亦或者卢谌也知道了这消息,一起神色严肃的过来见赵安。
赵安双手抱拳,开口道,“某怕是等不到今年的肉干,需要要先行坐船去临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