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市舶司建立(2/4)
但嗅觉灵敏的商人,他们发现从幽州到青州,如果经过冀州的话,且不是说冀州本地因刚打了一场大战争,逃兵逃得到处都是,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旅途上的安全。
但走水路就不一样了,不但在安全上更能够保证,而且必须值得一提的事,甚至原本经过每个郡县治所所需要支付的城门费,以及城门令的各种吃拿卡要,好像可以避开。
一时之间嗅到商机的商人们开始向着这津口这座都还不能算建设起来的小城涌入。
而田禋更心善在港口旁边修了一间出售葫芦的店铺,只要这葫芦系在身上,就算一不小心触礁或遇到乱流导致翻船,东西也许没了,但至少自己够捡回一条命来。
说实话,这水路一般上也就只有商人们走,而商人们的选择也就两种船。
一种是比较少见的有密封舱与损管人员的大船,就算是触礁了,至少能够开到岸边。
另一种是一叶扁舟类型的民间船只,那就谁也不敢保证能够活着行驶到对岸。
毕竟只要海上刮一阵风,说不定你船上的东西就在一阵狂风之下,彻底的倾覆。
但即使如此,在曹嶷建好船坞,打造好码头后,民间的小船坞仿佛雨后春笋般的一个个冒了出来。
从这幽州到青州以前是没人鼓励这么走,再加上沿途又没有什么相应的基础设施。
比如说港口,房屋,菜食,人力等等这些对于商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但现在,当初刘泰在岸边建设的一个个船坞,全都能军用转民用,一个个配套设施快速在沿海州县树立起来。
商人们稍稍计算了一下自己来往的速度,又计算了一下自己来往的成本。
与之相比渤海本身所带来的风险,又或者自己的货物在海水中倾覆的小概率事件……
作为一名合格的商人,为了利润又有什么风险不可以冒呢。
作为嗅觉最是灵敏的商人,一个个开始奋不顾身的想要吃上一口利润。
“这些商人借助港口,直接到达青州,让冀州那边逃了不少税务!”曹嶷有些皱眉道,“张嵩都因这件事发文给我,让我严厉打击这些走海运的商人了!”
刘泰听到这话并不感觉奇怪,因为商人这阶级想让他们花费大价钱去投资基础设施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不符合商人追逐利益的本性,哪怕是大商人也未必守得住这样的利润。
而基础设施也只能由政府来主导,比如从船只建设到航道探查,从船坞搭建到港口设施。
这些东西至少在这时代来说,都需要政府进行基础投资,而等到基础投资搭建好了,商人们见到有利可图,才会过来占国家的便宜。
实际上不仅现在因曹嶷修建津口,搭建了码头与船坞,所以吸引了商人。
就算现代社会,只要一条道路修完了,政府还没说明这条道路已经可以通车,但往往这条道路上已经开车开得飞起,任何人都是希望占便宜的。
而曹嶷现在的港口也是如此,只要你把一些基础设施搭建的七七八八,那这时代的商人肯定会过来占便宜的。
更不要说若走航运切实比陆运运费与时间成本大降,这些商人不选择这条路才奇怪。
“嗯,商人们选择走水道后,冀州原本作为幽州与青州的中转站,自然会有几分吃亏,这是地理优势决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