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建立蒙学(3/4)
不是说刘泰的老兵享受不到这个奖励,而是老兵们还没有在泰山扎根,他们绝大多数在刘泰的组织下刚刚纳妾,就算是买一送一,至少也不可能几个月的时间就冒出孩子来。
所以,这政策真正惠及到的人还是泰山本地的士卒,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接受教育,保证他们土地的传承,让他们上了战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战斗。
当然,自己的确是隐性的给当地泰山的士卒增加福利,也是强化他们的战斗意志。
毕竟对一直跟随着自己的老兵,他们是跟着自己一路胜利过来的,自己给的优惠也是大大方方,并没有明显的照顾泰山人。
所以这些老兵们就算有几分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娶妻生子,但也不会怪刘泰的这个政策有问题,反而觉得刘泰仁慈,毕竟谁会像刘泰一样重视底层士卒啊!
但那些泰山士卒就不一样了,刘泰招募他们的时间短,用《汉书》去感化他们的时间短,更重要得是他们跟着刘泰打得胜仗真的不多,并没有老兵那种一路胜利下来产生的信赖!
这种信赖只能够用时间去沉淀,刘泰就算想加速,也没办法加速。
所以,刘泰虽然要搞蒙学,但实际上资源还是向着军方倾斜的,只不过这个倾斜角度是当地泰山人。
让他们以后在面对残酷战斗的时候,能够为了他们的儿子多多拼搏一下!
说实话,刘泰不知道这样的手段能够让所有的泰山士卒视死如归,但刘泰希望这样的布置能够让他们面对着某些困难险阻的时候,能多坚持一会儿,再多坚持一会儿!
对刘泰来说,用粮食去温饱将士们很重要,用武器去装备士卒很重要,但最重要得,是这些泰山郡将士在思想上愿意接受自己,愿意为了自己而战斗。
毕竟一旦人的思想如果能够转变过来,那自己统率他们的沟通成本会大幅度的下降。
甚至他们自己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主人翁的精神,主动会为了现在的产业而奋斗。
道理也非常简单,只要给钱给的到位,给钱给得充足,哪怕是给资本家卖命,广大打工人士也是毫不在意的。
怕就怕你给个工资都要给自己画大饼,谈感情的,这样多伤钱啊!
而刘泰也如此,在刘泰的理解中,自己这次抄家了泰山郡世家大族获得的资源却打算全部都砸在自己军队上。
只要今年粮食丰收,自己拿到了粮食,那自己就算是从过江龙成了坐地虎,以后面对任何敌人都能够从容面对。
但今年自己若撑不过去,那么什么都不要多想了,这些所有政策全部都是打了水漂。
所以,至少这一年之内,刘泰不怕自己手上的资源砸得少,只怕自己没有砸资源的渠道,导致自己只能够看着自己手中的财富与粮食只能被别人舔包。
褚翜此刻听着刘泰的话,心中也不由感叹,原本他还以为刘泰是想要大兴教化,没想到刘泰的最终目的还是想要让军队卖命,而且是卖死命!
褚翜不得不承认,刘泰有时候真的是军事方面的天才。
这一种天才并不是刘泰对于战场指挥方面有多强,而是刘泰在军事制度方面,总是能够建立让战士们为他卖命的制度。
先是军史制度,让将士们意志统一,更能通过潜移默化,让将士们找到合适的战役带入胜者,让将士们知道这场战争最重要得是什么,然后让将士们树立己方胜利的信心。
接着弄出了军医制度,自己管物资流向,每个月向孟东和王如景的医疗营流向的钱粮到底有多少,褚翜自然知道的清楚。
正是军医制度的建立,这让战场上将士们更加勇于战争,虽然到不了只要没有当场战死就能够救活的程度,但至少让战场的伤亡比例下降了至少三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