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3章:朝堂辩论,火力全开(3/4)
“照你这样说,若天下全是书院,全都是读书人,那天下便没有盗贼、没有反民了吗?”
“官家,臣以为,我朝当下的私塾书院已经为数不少,增多无益。我朝的读书氛围已然很浓,若人人都去读书,都去参加科举,那若干年后,进士还有什么荣光。谁还去种地?谁还去经商?恐怕所有人都想着去读书,都去考取功名,民间的秩序就大乱了……”
这时候。
听得一肚子火气的包拯,大步出列。
其胡子一甩,高声道:“王中丞,此话我可不敢苟同。难道读书就是为了科举,就是为了做官吗?”
这时,有两名官员的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心中喃喃道:难道……不是吗?
包拯捋了捋袖子。
“我辈读圣贤书,乃是为了解惑明智,懂是非,通晓礼义廉耻,知何可为,何不可为。学而优则为仕,学而不忧,亦可懂圣贤之道,不盲从,不行违背礼法之事……”
包拯乃是个天生的大嗓门。
再加上那副“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气质,让整个朝堂的温度都降了下来。
他讲的都是大道理。
王拱辰张口欲言,但又无法辩解。
他的本意是想说天下的读书人已经够多了,哪曾想情急之下,为反驳苏良,话语间竟有了漏洞。
这时候,贾昌朝站了出来。
他们这些人之所以拼了命地反对保留新政期间建立的州学县学,其实是担心新政会死灰复燃。
一旦官家再起变革之心,范仲淹、富弼等人归来,他们只能退位让贤。
但这种理由又不能直说,故而只能编排其他的理由。
贾昌朝很聪明,他并未接着包拯的话去讲。
他拱手道:“官家,臣以为,新政期间所建的州学县学是否废除与是否需要扩建州学、县学乃是两码事。《条陈十事》既然已经废除,那这些新政期间的遗留问题自然也该废弃。至于要不要扩建州学县学,我们可以后再议,毕竟,如今朝廷确实是资费不足,钱应该花在刀刃上。”
贾昌朝逻辑清晰,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