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领导者的思维(2/3)
S先生准确无误地执行了“人情味”的领导艺术。
关于S先生没有任何闲话、秘闻,他取得了毋容置疑的忠诚和支持。他给予下级最大的工作安全感,所以自己也具有最大的工作安全感。
我与一个W先生接触了约十五年。现在他已五十七、八岁了。他经历坎坷,所受的教育断断续续,并且一贫如洗。
他不幸在两年前失业。但他一直是个坚强的奋斗者,而不是个赖汉。
他在车库里开了家室内装潢店。多亏了他的不懈努力,生意日趋发展。
现在他的店已发展到一个拥有超过300名雇员的现代化家具生产厂。
B先生是百万富翁,钱和物质性的东西不再是他关心的了。但他在其它方面也很富有,他是拥有朋友的心满意足的百万富翁。
在B先生的优秀品质中,帮助别人的强烈愿望特别突出。B先生是个充满人情味的人,是个善解人意的专家。
一天,B先生和我谈到责备人的话题。
B先生认为充满“人情味”的方式是对的模式。
他处理的方式如下:
“我想你找不到有谁愿意承认自己软弱。我自己做事出现波折时,我会努力处理好。这是我自己处理的方式——这点很重要。如果雇员出错,我就要加倍小心,免得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自卑或羞愧。
我只用四个简单的步骤来处理:
第一、我与他进行私人谈话;
第二、我赞扬他们所干的漂亮事;
第三、我指出眼下的事,他们可以干得更好。我会帮助他找到办法;
第四、对他的优点再次赞扬。
“每当我使用这四步法工作时,人们就感激我。困为我找到了恰是他们喜欢的方式。从这个办公室出去后,他们就会记住:他们不仅干得很不错,而且还能干得更好。”
“我一辈子都在人身上下赌注,”B先生说。“我待人越好,对我有利的事就越多。老实说,我并不是刻意去如此做。只是事情会如此发展。
“我给你讲个例子。以前,噢,大约5年或6年前,有个工人名字叫于吉,他醉酒后上班。不久,厂里就出现骚乱。因为于吉这家伙拿了5加仑一桶的油漆到处泼洒。另一位工人从他手里夺下油漆,工厂经理将他赶出大门。
“我出去发现他坐在大门口的楼下,精神恍惚。我扶他起来,让他上了我的车,然后我把他送回家。他妻子焦急万分。我试图安慰她,说一切都会正常的。‘噢,你不懂’她说。‘W先生(就指我)不会容忍任何人醉酒上班的。于吉会失业的,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告诉她于吉不会被解雇。她问我如何得知。我解释道,因为我就是W先生。
“她几乎高兴昏了。我告诉她我将尽力帮助她丈夫,同时希望她在家里也这么做;明早让他按时上班。
“返回工厂后,我到于吉的部门,告诉他的同事,‘今天我已目睹这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但我希望大家忘掉它。于吉明天会回来上班,好好待他。很长时间以来,他是个好工人,我们应该再给他次机会。’于吉回来工作后,没再发生酗酒。我很快就忘掉这件事,但于吉没忘。两年前,当地工会的头头派了一些人来,讨论为当地的工人签定劳动合同的事。他们提出一些站不住脚的,简单地说是不现实的要求。于吉一向沉默、温顺,忽然成了领导者。他变得忙起来,并提醒厂里的工人:‘我们得到了W先生一贯的公平待遇,不需要外来者来告诉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事。’
“外来者离开后,我们象平常做的一样,朋友似地商讨了劳资合同。这多亏了于吉。”
下面是使用“人情味”方法的两种方式,这会让你成为更好的领导者。
第一、每当碰到涉及到人方面的难题时,问一下自己:“怎么才是富有人情味的处理方式?”
当下级中有分歧或是某个雇员产生问题时,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记住W先生帮助别人纠正错误的模式。避免讽刺、恶言相告。避免抹煞别人的威风,使人自卑。
问自己:“与人交往,怎么才是富有人情味的方式?”
这总会有回报,不过有时早些,有时晚些。
从“人情味”原则中获利的第二种方式就是让你的所作所为显示出你将别人置于重要地位。
对下属工作外的成果表示兴趣,对每个人以诚相待。
要提醒自己,生活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享受它。
你对一个人表示出的注意力越大,他就会为你付出越多,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而他的付出是使你前进、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功的动力。
在每个场合向你的上级赞扬你的下级称职。
欧洲有句古老的谚语:赞扬你的敌人。
下属们将会接受你的赞扬,从而增加对你的忠诚。
不要担心这样会降低上级对你的重视程度。
一个恭谦的人似乎比一个感到受排挤、而老是提醒别人注意其成绩、缺少安全感的人更令人有信心。
稍微谦虚些会有很大好处。
利用所有可能的机会赞扬下属。
赞扬他们的合作精神,赞扬他们付出的特别努力。
赞扬是你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鼓励,而不需花费你一分一文。
另外,所谓的“书面选举”常将有力的,知名的候选人击败。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下属们会对你发起攻击。
试着赞扬别人。
用适当的方式抚慰人,充满人情味。
领导原则之三:
渴望进步,相信会进步,为进步而努力。
你对任何人的溢美之词应该是:“他是一个有进取心,他是一个很称职的人。”这在任何地方都适用。
提升的机会只会落到那些充满信心、为进取而不懈努力的人头上。
领导者,真正的领导者是少数的,因为安于现状的人远多于努力不停进取的人。
要与具有领导才能的杰出人物交友,你也会成为一个上进的人。
为了发展你的进取心,有下面两个特殊的问题应注意:
思考一下你所做的任何事是否有进步?
思考一下你所做任何事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几个月前,一家中等规模公司的老板请我帮他做一个重要决定。
这是他自己的生意,他雇了七个售货员,下一步想从他们中间提拔一个经理。他将目标缩小为三个人,而他们的经验和销售业绩还基本相当。
我的建议是,与每个人花一天的时间全面地了解一下,然后给你意见,到底哪一个最适合作领导。
每个人都被通知将有一位咨询专家走访他,讨论全面的市场流程。
显然,并没告诉他们我的特殊目的。
其中两个人的反应相当一致,对我的到来感到不舒服。他们似乎感觉到我来此是想“改变什么。”
每个人都是安于现状的真正防卫者,安于过去行事的方式。
我就如何扩展服务领域、赔偿程序和广告促销等进行市场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对所有的问题,他们解释了当前的做法,为什么不能变,而且也不应该改变。总之,两位都想让一切维持现状。
送我回旅馆时,其中的一位对我说;“我真不知道,你为什么和我呆这么一天。替我转告老板,一切像过去一样好。不要再去想象其它事啦。”
第三个人则大不相同。他对公司比较满意并为公司的发展而骄傲。但他对公司并不完全满意。他认为还有待提高。
一整天,他给我讲了他的所有想法,如何拓展新的生意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减少时间浪费,重审赔偿计划以得到更多的支持等。他说所有这一切如果能够实现,那么他——当然包括其公司,就会有更多的收入。
他还描绘了他一直考虑的新广告策略。
当我离开时,他分手的话是:“我一定会利用每一个机会,向人们讲述我的想法。我们已取得较好的回报,但我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
理所当然我推荐了第三个人。这也正符合老板的感觉。
主张扩大规模、提高效率、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更好的培训,这都会带来更大的繁荣和发展。
渴望进步、努力进取,你就会成为领导者。
小时候,我有幸目睹了两个领导者不同的想法,如何使跟随者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行为。
我就读于一所乡村小学:五个年级、一位老师和四十个学生都挤在一所四面砖墙的院子里。新老师总是遇到很大麻烦。被大孩子们——五年级的学生,牵着鼻子走。
一年来,除了乱得一团糟外,别无他事。大家有成打的恶作剧。
然后就有重要的事故发生。一次将老师挡在外面大半天,另一次则相反,将她堵在房子里达几个小时。还有一次,五年级的每个男生都把狗带进教室。更有一次,有位学生拿了一条蛇把可怜的女老师吓了个半死。
顺便加一句,这些孩子们并不是罪犯,暴力行为和伤害并不是他们的本质。他们是些精力充沛的质朴的孩子,只是需要将被抑制的巨大能量和才智发挥出来而已。
“年底前,这位老师没有办法,只能傻傻地呆在学校里。过了年,便换了一位新教师。
新教师从孩子们当中找出行为突出者,发挥他们的自尊,自爱,激发他们的劳动能力。每个孩子都被指定负责一定的工作。
像擦黑板、打扫卫生或为低年级同学修改作业。新教师找到了发挥他们能力的有效方法。
她教学的中心集中在培养品质上。
为什么孩子们一年前象小魔鬼一样,而下一年却象小天使一样呢?
不同之处在于领导者,就是他们的教师。
老实说,我们不能责备孩子们整个学年的恶作剧,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内心说,第一个老师并不关心孩子们是否取得进步,她没给孩子们任何目标,她不激励他们,她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由于她不喜欢教,所以学生们也不喜欢学。
而后者,第二个老师,则具有明确的高标准。她衷心地喜欢孩子们,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她还注意每个人的个性。她容易地建立了纪律性。因为她所做的一切,都具有良好的纪律性。
我们发现,在有人组成的组织里,每天都发生着类似形式的调整。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首长们不断地注意到,在那些指挥官“轻松”、“放松”、“无精打采”的部队里,没有高涨的士气。
精锐之师是由具有高标准的军官领导出来的,他们能公平、正确地执行军队纪律。军人不会尊重要求不高的军官。
大学生也视教授做出的行为而行动。
一个教授授课时,学生们逃课、抄作业,不努力学习而利用各种手段作弊通过考试。
而同样的学生在一位严格要求的教授的手下学习时,则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掌握课程知识,考出好成绩。
商场上,我们再次发现,人们的思想以其上级为典范。
仔细考察一组雇员,注意他们的习惯、行为方式、对公司的态度、道德规范、自我控制力,将结果与其上级的行为相比较,你会发现惊人的相似。
每年都有许多发展缓慢、走下坡路的公司要重组,怎么办呢?换掉高层的少数经理人员。
公司(包括大学、研究所、俱乐部、工会和所有其它类型的组织)可成功地从上往下重组,而不是自下而上。
改变上层的想法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下层的思想观念。
记住一点:
一旦你成为某个组织的领导,成员们马上就会根据你的标准进行自我调整。
最初几个星期,这一点尤其引人注目。
他们最大的精力用于去发现你的“线索”,密切注视,发现你的期望值,注意你做的每个动作。
他们会想:“他对我的希望值有多高?他希望我如何做?做什么才能取悦于他?如果我做这件事或那件事他会说什么?”
一旦发现,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行动。
检查一下你做的榜样。用下面古老但百试不爽的四行诗作为指导:
这个世界,/将会怎么样,/如果其中的每个人,/都像我一样?
将此自测加上其它意思,即将“世界”变成“公司”,则变成下面的样子:
这个公司,/将会怎么样,/如果其中的每个人,/都像我一样?
用同样的方式,问一下自己,如果像你一样行事,俱乐部、委员会、学校、研究所和大学将会是什么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