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心理美学中的悲剧美和喜剧美(1/2)
对于悲剧美和喜剧美这对范畴,古典美学在进行形而上的论述之余,也会破例运用一些心理分析,例如亚里士多德在定义悲剧时就用了
“通过怜悯和恐惧使心灵获得陶冶”的说法,这里的
“怜悯”、
“恐惧”、
“陶冶”,都已经是心理学概念。但是,他在论述喜剧时就无法沿用类似的心理学概念完成立论。
直到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才用
“心理预期逆反性失重”来论述喜剧,却也存在
“以偏概全”之弊。在社会的一般认知上,人们也习惯用心理概念来解释悲剧美和喜剧美。
例如,把悲剧美说成是对悲哀记忆的释放,把喜剧美说成是对愉悦欲求的满足。
这种说法也没有错,只不过停留在浅层心理之上。从深层心理上说,悲剧美和喜剧美,对应着人类对社会物象的仰视需要和俯视需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