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4)
莲儿在一旁睁大了眼睛,她根本不相信喝酒写诗的歪方,然而眼前的一幕却让她难以置信,她久跟李清照身边自然有一定的鉴赏功底,这首诗足以堪比前贤,傲视大宋。
世间诗人都是饮酒作诗,而她家小姐莫非是醉酒之后才能作出千古名篇。
“如梦令!”李清照郑重的写下词牌名,朗声大笑道:“范兄,诚不欺我,此方果然有奇效。”
“照儿,日后不能再和范家子来往,那小子顽劣至极,仗着学几天医术竟然胡乱开方,什么喝酒吟诗,为父又岂能不知,简直是一派胡言!”
李恪非人未到声音已经传来,对着李清照一顿苦口婆心的劝慰。
“是呀!母亲知道你爱写诗,然而千古名篇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你可知道一个姑娘家喝的醉醺醺的,传出去多不好!”王氏也跟着进来,劝说道。
“呃!”李清照看了看谆谆教诲的父母,再看看桌上新作,最后脸色古怪道:“可是女儿已经写出来了?”
“千古名篇岂能是一撮而就的,为父饱读诗书四十年,一生写诗无数,到现在依旧无一首名篇…………”李恪非孜孜不倦的教诲着,忽然身体一顿。
“什么,写出来了!”李恪非难以置信道。
李清照坚定的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如梦令》递了过去道:“还请父亲指点!”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很短,李恪非却读了很久很久。
“父亲,觉得此词如何?”李清照傲然道。
“名篇,绝对是千古名篇!”李恪非激动道。
他的手微微颤抖,心中既高兴,又心酸,高兴的是这首诗词出自自己女儿之手,心酸的是,自己写诗一生,却无一首名篇问世。
李恪非回顾自己四十年的漫长人生,再看看豆蔻年华的女儿,只觉得自己的一生活到了狗肚子去了,从此以后,世人再介绍他的时候,不会再叫他李恪非,而是李清照之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