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古筝是打击乐器?(2/3)
洛诗瑶也笑嘻嘻的拍了拍李景霖的肩膀。
“可是,独奏曲目中,乐器选择小提琴的话,会不会容易失去华夏风格?”
刘教授笑笑,倒是一本正经的说起了关键问题。
可万万没想到,李景霖直接怔住了。
“诶?!”
“诶?我还真没想到小提琴?!”
“啊?伱们作曲家作独奏曲的时候,难道不是第一时间想起自己最擅长的乐器吗?!”
刘教授也怔住了。
一直以来,刘教授总是觉得,音乐家擅长作的独奏曲目,不就是应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乐器吗?
这怎么感觉好像不太一样?
“不是啊?难道不是去想一些最适合内容表达的乐器吗?”
李景霖和刘教授大眼瞪小眼。
旋即均是挠了挠头,下意识的看向唯二音乐出身的另一位,陈教授。
“看我干啥?我不知道,他李景霖是个意外,是整个音乐圈的意外。”
感受着两人的目光,陈教授顿时翻了個白眼。
“我哪能知道啊,霖哥的想法,这咱也不敢猜啊,我要能知道他想法,我早就和他一样猛了。”
“哈哈哈哈!”
爆笑声四起。
李景霖也忍不住笑着拍了拍老家伙的后背。
笑过后,眼睛微亮。
“别说,这么一说,我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
马教授绷不住了。
听李景霖这么说,当下便脱口而出。
“乐,你每天都有新想法。”
“别说话,等着。”
李景霖哼哼了一声,顿时引起了阵阵的笑声。
时间慢慢度过。
参观完毕以后,一行人便从遗址这边,回到了县城里。
安顿下来后,李景霖这边的创作便也随之开始。
别说,和几位教授的聊天,还真就让李景霖下了一个决心。
做一首曲子有啥用。
要做,那就整个作品集。
就叫《李景霖游疆域.》算了,这名字太丑,到时候再说。
整出一个系列,倒是挺不错的。
并且,曲目如果够多的话,还真的可以从文化的影响上,具备一定的意义。
比方说,从长安出发,宫廷乐的质感是什么样的,而到了河西走廊后,敦煌这一代的音乐融合又是如何,从河西走廊出去,这西域诸国的风格又是什么样的?
都是可以从音乐风格的缓慢递进过程中,感受到这种融合与变化的。
而这些,在现代,现如今。
那都是华夏音乐,都属于华夏多元一体文化脉络中的一环。
很值得进行一些推广。
之前。
通过对滇南音乐文化,对东北的一些音乐文化,于互联网的推广普及.
刻板印象中的“华夏风”早已慢慢的淡化。
提起华夏风时,很多网友观众们的印象便已经不止局限于“五声音阶”“琵琶二胡笛子”之类的了。
多元一体的种子,正在逐渐的进入观众们的认知。
而随着各地创作者们不断的挖掘家乡的文化与音乐风格,也是有着越来越多不同的民间音乐走入大众视野。
别说。
现如今,想要让观众们对于疆域音乐的认知更加立体.还真是最好的环境。
前面的铺垫,做的那都太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