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丞相的火,点燃一千七百年。(3/4)
“而是为了固本,更是为了,让文化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兄弟姐们,也能在华夏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一同崛起。”
民俗学的重要性,在此时已经不言而喻。
“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我看来,这意思就是.”
“华夏走向世界,华夏文明的文化走向世界,这文化,不只是汉文化,也将要将少数民族同胞们的文化,推向世界。”
“五十六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
洛诗瑶凝重的点了点头。
武侯的成就,到现在都在闪光。
少数民族的同胞们,因为武侯的努力,也维系着华夏民族的大家庭。
那自己这一代的人,能辜负武侯吗?
显然是不能的。
继往开来,除了继往,更要开来。
之所以这么轻易的就去答应马教授的请求,也正是因为如此。
李景霖觉得,若是能将滇南这么多的民族文化印象推向世界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富有历史责任感的使命。
而洛诗瑶呢?
回想着进入滇南后的种种。
又想起了少数民族同胞们脸上的那些笑脸。
更是想到了大西南的建设,想起了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奇迹.
突然感觉。
星落五丈原时,自丞相手中跌落的羽扇,刮起了一道风。
吹过了一千七百年。
吹动了一面红色的旗帜。
当初于滇南点燃的一把把火焰随着风轻轻的跳动,似乎是在回应着千年前的丞相。
曾经长明,以后也会长明。
“看来,你今天晚上的感触很深嘛。”
洛诗瑶笑了笑。
“当然深了。”
听出来了洛诗瑶语气中,有点想要驱散内心复杂情绪的调侃。
李景霖也同样是释然的一笑。
无论是回想起今晚彝族同胞们烟盒舞给自己的赞叹,还是回想起丞相故事时,总会感受到的震撼。
仿佛已经融为一体。
“一种.历史的循环,生命的循环,火焰的传承.开始在我脑海里跳动了。”
“哦?看来你已经有想法了。”
“当然有了。”
李景霖此时已经不再想。
我该如何利用“彝族月琴”等民族传统乐器,去推广民族文化了。
而是换了另一种想法。
不再局限于乐器,不再局限于曲式。
更不再局限于任何古,今音乐元素。
想表达的,是来源于这种文化传承,生命传承。
多元一体。
那么,音乐,就更该多元一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